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讀TPP》TPP不會完全替代APEC

(2011-11-16 10:27: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擂台
2011/11/16 | 李英明

 

亞太經濟合會(APEC)11月11日至13日,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媒體及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卻是環繞著「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相關評論認為,美國大動作倡導TPP,顯示其欲和中國爭亞太政經主導權。

 

美國公開邀請大陸參加TPP,剛開始北京反應冷淡,其後又改口說可以研究。包括大陸在內的評論者指出,若TPP不斷成形,極可能架空APEC,而APEC將被迫面對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的困境。

 

亞洲模式避敏感問題

 

TPP的願景是希望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並建立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這是歐盟或北美模式的更進一步延伸,這與APEC所要體現的亞洲模式不一樣。APEC追求的是成員國的「協商一致」而不是完全一致,因此,就算要推動貿易自由化,也不會通過有設定時間的正式條約來實行,而是讓各成員國按自己的步調實施行動計畫。

 

避免建立符合正式與合法化程序的一體機制,是APEC的精神,這與 TPP所體現的模式形成強烈對比,TPP從一開始就要求欲加入者必須有涵蓋各方面議題且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APEC則拒絕接受基於類似 WTO原則所建立,具有高度合法化程序的爭端解決機制。

 

1998年11月在吉隆坡召開的APEC領袖會議,曾決定將推動自由化的計畫提交給WTO,這一舉動曾引起對APEC的質疑:APEC似乎不是一個對有爭端的貿易議題進行國家間談判的有效論壇,APEC在亞太地區實施自由化過程,所能起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小。

 

雖然遭到相關的質疑,但是APEC仍然繼續沿著上述的「亞洲模式」發展,它會在TPP成形發展的壓力下,改變其鍾情的模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原因是APEC「亞洲模式」的形成,是基於亞洲被殖民歷史的底蘊,不會輕易改變,這個模式彰顯APEC的特色,儘管從WTO或歐盟北美的角度觀之,這個模式的執行可能缺乏效率,不能建構一致化的標準或機制,但它卻可以讓APEC主要成員國因為這個模式而繼續走在一起。

 

目前環繞著南海主權爭議,及美中之間貿易貨幣戰問題,都可能會引發爭端;但APEC秉承「亞洲模式」精神,在議程上避免討論敏感問題,傾向留待相關各方以雙邊主義渠道來解決。

 

磋商為主而非共同體

 

1993年,澳洲提出修改APEC為亞太經濟共同體的建議,為主要成員國拒絕,APEC基本上是一種磋商機制,而不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它本身也不會希望成為經濟共同體。

 

基於以上分析,應可以說:一、TPP就算再發展壯大,並不會完全替代或架空APEC,因為TPP所遵循的模式,並不能替代APEC的亞洲模式;二、就算APEC的成員不斷加入TPP,但從APEC模式看來,也是個別成員國與TPP之間的雙邊主義行為,是可被尊重的;三、就算連AP EC亞洲主要成員國也加入TPP,他們也會留在APEC,因為APEC模式會促進參與者之間的友好氣氛,抑制彼此過激的政軍行為,而協商一致的方式更有助於彼此的安全合作。

 

在美國主導TPP形勢壓力下,北京除留在APEC外,還可能加大其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力道,並將上海合作組織擴大轉型,使其涵蓋更廣泛的亞太地區,觸及更直接的經濟議題。而台灣在積極爭取加入TPP 的同時,更應力求經濟自由化的深化,並善用ECFA的效益,強化吸引包括東協國家的力道,提升台灣在東協和APEC的經濟分量和地位。

 

(作者為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