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間該玩什麼音樂?

标签:
杂谈 |
分类: 笔杆子 |
2011/11/04 | 范疇
世上音樂有兩種,一種有譜,一種沒譜。前者以交響樂為至高境界,後者以爵士樂為最高境界。前者,所有樂器的所有動作都已定案,樂曲的感情則由指揮者說了算,任何不按照樂譜音符、違背指揮棒的動作,都屬出格;後者,沒有「主旋律」、沒有規定的音符,樂曲感情的主導,隨著當時進程,可以自然的由一方落至另一方,樂曲的指向及張力,完全靠樂手之間的默契。
交響樂的成功要素有二:好樂譜,好指揮。爵士樂的成功要素只有一個:樂手間默契導致方向切換。
只能爵士樂而非交響樂
兩岸關係的進程,只能是爵士樂,不可能是交響樂。任何一方若企圖用交響樂的形式推進兩岸關係,結果只能是雜音。道理非常簡單,在交響樂形式下,兩岸都拒絕接受對方的樂譜,遑論聽從對方的指揮棒。即使有一天大陸運用強力,硬將其樂譜塞給台灣,台灣的樂手及樂器也不可能聽從指揮棒,即使音符都對了,整部曲子還是會由「歡樂頌」變成音樂廳內的喪歌。
兩岸關係,不然就擱置50年不去碰它,若一定要碰,就只能玩爵士樂。玩交響樂的結果,最終只會玉石俱焚。倘若不幸,某一方連交響樂的層次都達不到,而祭出「千把胡琴一個調」的「國樂」,那就會加速把兩岸都送進焚化爐,誰也逃不了。
當前,造成兩岸「交響樂危機」的因素有兩個;其一,大陸對「九二共識」的收緊;其二,台灣對公投的呼聲。
先看「九二共識」。「一個中國」是交響樂,「各自表述」是爵士樂。當年,北京在權宜之下,口頭接受了各自表述的爵士樂精神,現在又迫於內部形勢,予以否認,傷害了其信用。這個對「九二共識」的收緊動作,不免令台灣民眾坐實了一個長久以來的憂慮:大陸就是個「套、養、殺」的國度;先套進來,養一陣子,時候到了就宰殺。
再看台灣公投。「台灣人民自主」這個表述是爵士樂,「公投定案」則是交響樂。民進黨黨綱固然有獨立條款,但只是一黨之綱,從宏觀來看,台灣內部還是處在玩爵士樂的狀態。
公投與九二共識的競技
然而,公投列車一旦啟動,台灣就進入玩交響樂的狀態,一翻兩瞪眼,樂譜就定案了。公投的動作,在北京看來,就是台灣已經拒絕玩爵士樂,而欲推出定案的交響樂譜。這也將坐實了北京一向的疑慮:台灣就是個「拖、育、獨」的國度;先拖著,培育氣氛一陣子,到了時候就法理台獨。
2012,美中台三方領導層同時面臨換屆壓力;三方競位者都具有動機,於此時祭出自己的「交響樂譜」,以維權位。然不同樂譜之間的衝突升級,可能帶來從此無可逆轉之凶局。從現在到2012年底,對於兩岸競位者,只要是頭腦清楚的,這段期間都應該是競技樂場的中場休息期,只有頭腦不清楚的,才會在這期間高舉自己下半場的交響樂譜嚇唬對方。遺憾,就在這中場休息期,我們看到了頭腦不清楚者。
台灣若再繼續加溫公投呼聲,大陸就會進一步收緊「九二共識」;大陸若進一步收緊,台灣就會加溫。樂場內將沒有爵士樂的空間,只剩下一翻兩瞪眼的兩套交響樂譜。
兩岸的競位者們,懇請你們勿以一人一黨之私權,而以萬物為芻狗。收起你們的交響樂譜,讓我們之間開始培養爵士樂團的默契。兩岸的共同出路,在爵士樂,而不在任一方的交響樂。
(作者為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2020bluesea@gmail.com)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