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陸媒新視界》限娛令窒礙大陸內需經濟

(2011-10-30 12:35:23)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论
2011/10/30 | 楊兆中

 

上周剛寫過中共定下了在2020年成為文化大國的宏願,正當大家在揣測中共如何大力推動中國文化相關產業之際,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卻來一招「限娛令」,以行政手段來規限觀眾愛看的節目。此舉不僅影響民眾接收娛樂資訊的權利,更有可能窒礙了中國刺激本土消費大業,反映了中共在政治掛帥下的政策相互矛盾。

 

中國政府既要提高新聞類節目的播出量,同時也要調控部分類型節目的播出,以防過度娛樂化,滿足廣大觀眾「多樣化、多層次、高品味」的收視需求,以反映群眾對電視節目過度娛樂化的不滿。

 

黃金時段搞洗腦工程

 

不過,根據新的政策規定,每個衛星綜合頻道每晚黃金時間均須撥出至少2檔自製新聞節目,以加強引導民眾了解周邊事務,也須在日間播放2小時新聞節目。此外,每個衛星綜合電視台也要播放宣傳中共社會主義思想的電視節目,目的就是要加強思想工作,也就是常說的「洗腦工程」。

 

為了要合理化加強思想教育,中共便向綜藝娛樂的電視節目下手,並假藉民意反彈激烈為由,要求各家衛星台大幅削減播放娛樂綜藝節目的時數,由以往平均每個衛星綜合頻道每周3.7個節目,規限到每個頻道每周不超過2個節目,每個節目不可超過90分鐘。

 

除了規限每個電視台的播放時數外,還實行節目配額限制,這34個衛星頻道每晚黃金檔共計只能播放最多9套綜藝節目,比起現在動輒 18套,削減逾半。

 

中共決策當局以民眾投訴為名,暗地安排「洗腦電視節目」在黃金時間播放,在專制政權下的媒體,實無任何反抗之力,只能順著上意執行。

 

但當局似乎並未察覺當中的問題,此舉跟現時中國的經濟大方向背道而馳。中國經濟是逐步由出口導向,轉為鼓勵消費的內需型經濟。

 

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媒體扮演宣傳角色,透過報章及電視廣告,去刺激民眾消費慾望,進而消費。但前提是電視播放的節目是觀眾想看的,並且是自願坐在電視機前接收廣告訊息。

 

壓收視慾錯估市場力

 

過去數年席捲大陸的《超級女星》、《舞林大會》及《非誠勿擾》,造就衛視台黃金檔廣告難求之榮景,讓中國的廣告業連年得到兩位數字增長。但日後黃金檔改為播放洗腦節目後,觀眾、廣告商還會買帳嗎?

 

事實上,電視台將大部分觀眾愛看的節目,改播政府要求的內容,在自由市場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中共以這類選秀、徵偶、跳舞、談話節目,雷同度高,形成資源浪費之理由來限娛,實是不了解市場的力量。

 

這些節目的成敗,完全由觀眾及廣告商來決定,一旦這些節目夠「吸睛與吸金」,便可生存下去。政府的行政命令,壓制的不止是民眾的收視慾,還有投資人對娛樂業的投資,限制了節目製作公司小本經營發大財的機會。

 

中國政府對媒體干預之手伸之不盡,報業已掌握在官方手上,電影算是比較自由的一環,但題材、演員、劇本也須經審批才能開拍。外界若相信中國真的要成為文化大國,那可能是一場誤會,其實中國是想成為一個在鳥籠內的文化大國,外界不宜對之寄予過分厚望。

 

(作者為《旺報》香港特約記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