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評論兩岸和平協議 藉雲科技建構文化平台

(2011-10-27 06:33: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擂台
http://www.want-daily.com/images/Clip.gif藉雲科技建構文化平台" TITLE="評論兩岸和平協議 藉雲科技建構文化平台" />
2011/10/27 | 李英明

 

馬總統拋出和平協議議題以來,引發朝野的辯論攻防,大陸方面包括學者或論者在內,都相當謹慎低調。相關國家則注視著環繞這個議題所可能引發的效應。

 

這樣的效應氛圍,反映出和平協議的敏感複雜性。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可以當成願景,卻很難成為有時間表的目標。和平協議要簽成,而且能真正實現兩岸關係恆久「去戰化」,必須有相應的條件支撐。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空洞的白紙黑字或基於策略算計所構成的協議,絕對保證不了和平,只有奠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承認,並且願意相互平等對待的心理認知上的協議,才能真正確保和平。心理認知與價值判斷的培養和改變,必須通過文化平台。

 

彼此尊重才有穩固和平

 

由雲端網路搭建兩岸分享的文化雲,可以建構出一個跨地理限制的文化平台。透過這個平台,可以將兩岸日常用語、俚語、俗語、專業用語、成語等用法的異同,以及兩岸簡繁體字的用法演變並列對照,讓兩岸各階層可以通過文化雲交流討論彼此在語言文化用法的異同。

 

此外,也可將華文經典的閱讀和導讀納入這個文化雲中。為了避免爭議,這些經典可以限定為100年前的著作書籍,包含兩岸間各種被認定為重大啟發作用和歷史地位的華文典籍;面對這種經典的閱讀和導讀,在文化雲中發展各種討論會和讀書會。通過語言文字的交融及對典籍理解的交會,可以讓兩岸的文化交流和對彼此的認知理解判斷,產生螺旋式的提升效果,形塑兩岸間你中有我及我中有你的氛圍。

 

其次,伴隨著上述這種促進兩岸雙方釜底抽薪式理解的文化雲的建構,兩岸可以協商簽署兩岸文化ECFA,讓兩岸文化領域各層面都能形成對等的對話互動機制,不只強化兩岸文化產業的合作,創意的匯流,更重要的是,建構兩岸間相互關聯、關懷,共同負責並且一起行動的機制,促進庶民和弱勢能夠發聲,從而使他們的權益能夠獲得保障;亦即,通過文化ECFA實現兩岸關係的民主化。

 

新設組織洽簽和平協議

 

文化ECFA和經貿ECFA,是文化和經貿的和平協議,前者是上層建築,後者是經濟基礎,同樣重要,但前者扮演更基礎性的角色,因為只有通過文化領域培養兩岸「去戰化」,並相互尊重了解的心理認知和價值判斷,兩岸的和平才有穩固持久性。如果兩岸簽署文化ECFA,將有助於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在軍事領域實現兩岸去戰化;而以文化ECFA為基礎,輔以經貿的ECFA和軍事互信,才能真正創造兩岸簽署確保雙方關係長治久安的和平協議的條件,但這中間還必須通過公民投票這個硬條件來支撐;基於兩岸相互了解的原則,大陸方面毋須對公投太過敏感,而應給予尊重。

 

文化ECFA或軍事互信的簽署,基本上都可以繼續以兩岸兩會的模式來進行;但若要簽署和平協議,兩岸兩會模式是否適當,顯然將是個問題;可能必須在兩會之外,兩岸各自設置「和平發展委員會」代表談判。台灣的委員會委員可以按照黨派比例原則加上社會各界代表組成,並由國家級領導人擔任主席。

 

此外,和平協議的簽署涉及簽署主體的定位,兩岸必須通過和平發展委員會,先對兩岸政治定位進行協商,而這個協商必須基於上述相互尊重承認的原則,從現實出發,務實合理的進行。

 

和平協議不能只是白紙黑字的紙張,應該是兩岸相互尊重承認和信任的厚實積累;簽署和平協議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標;因此,不可能一蹴可及,急也急不來,在野黨毋須反應過度,沒有我們內部基於憲法體制而來的共識基礎,兩岸和平協議是很難簽得下來的。

 

(作者為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