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響》回歸相處本質 平等與尊重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
2011/10/12 | Hippo/台北市.現居蘇州
編按:本版日前刊登南京作者繆黃佳文章〈別說你們〉,引起台灣讀者的回響,今日選登兩篇,反思兩岸彼此相待的態度。
記得剛派駐上海時,同事提醒我,提及對岸同胞時,不要說「大陸人如何如何」,因為很多大陸人會覺得被鄙視,所以要說「這裡的人如何如何」,當時,我心裡就納了悶,為何大陸人會成為某種貶抑的代名詞呢?
讀到〈別說你們〉這篇文章時,我大致可以理解作者的心情,機場買菸的對話,應該可用「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來解釋,不過若是免稅店員工那一抹微笑帶著嘲諷,那就另當別論了!或許是大多數台灣人那莫名的優越感,以及對岸人民對台灣抱著好奇與嚮往,造成許多大陸人很忌諱被台灣人瞧不起,所以會有〈別說你們〉的感慨。
兩岸的差異之所以一再被強調,是因為本是同文同種,理論上應該差不多,但因為歷史、政治因素發展成兩種迥異的社會樣貌。大多數台灣人看到其他發展中的地區,並不太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優越感,但若優於中國大陸,就會沾沾自喜,兩岸的差異往往是被用放大鏡來檢視及解讀的。
以前剛和外子在一起時,我常和他抱怨或批評大陸的許多社會現象;以及人們的思考邏輯,很多都讓人匪夷所思,剛開始時他總壓抑著情緒,後來有一天終於爆發了。他說,並不是全世界都和台灣一樣,你在這裡,就要習慣這裡的一切,並且試著去接受,你不能只接受我一個人,卻看不慣這裡的一切,這樣日子怎麼過啊?
被他當頭棒喝後,我開始讓自己慢慢去瞭解並且習慣大陸的一切,要全然接受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讓自己多些同理心,對於那些真正無法改變且看不慣的事,盡量視而不見,畢竟我必須和他一起生活在大陸的土地上。
但對大多數的台灣人而言,要不要生活在中國大陸是可選擇的,因此,不像我得「認命」地去習慣。現在很多人在大陸工作、求學或生活,但矛盾的是,既然是自主作選擇留在大陸,卻未真正打從心底接受這一切,因此,聽到台胞們批評或嘲諷大陸的聲音,似乎也沒少過,要去除這些成見,必須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而這樣的素養則需要教育與時間。
姑且不論兩岸的異同,回歸到人與人相處的本質,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彼此尊重是基本且必要的,台灣人要放下那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感,先學會如何設身處地尊重別人,而大陸同胞們,或許盡量忽略那條「自以為被瞧不起」的敏感神經,就不會輕易地感覺又被對方刺傷了。是哪裡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一個能真正尊重他人並且不卑不亢的人,兩岸和平才有可能實現。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