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應對二次探底系列二》以新貨幣政策工具抑制通膨

(2011-09-17 14:27:42)
标签:

杂谈

2011/09/17 | 巴曙松

 

為因應通膨問題,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可有效抑制。貨幣政策工具通常分為「數量工具」和「價格工具」,前者主要是指存款準備率以及公開市場操作,後者則指利率和匯率政策,同時還包括創新型的宏觀審慎監管工具的相機運用。

 

市場流動不再寬鬆

 

在目前外部和內部金融市場環境下,傳統的數量工具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中國的法定存款準備率達到21.5%(針對大銀行)的歷史新高,再加上此次保證金存款新規嚴格實施凍結的數千億資金,已導致一些小型、乃至少數中等規模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再大幅提升的空間似乎已經不大。

 

在公開市場操作方面,現在規模較小的投放或者收回流動性,都可能導致公開市場利率的短期波動,顯示市場流動性已不像2009年或2 010年那樣寬鬆。因此,從趨勢上看,貨幣政策組合應當在價格型工具和數量型工具之間取得平衡,避免單一依賴數量型工具,以防衝擊市場。

 

從下一步的政策操作看,如何在價格工具和數量工具之間保持平衡,以適當的政策組合來抑制通膨,同時還能維持金融體系流動性的相對平穩,避免出現大起大落,應是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操作的重要挑戰。在勞動力、土地、能源、資源和環保成本推動的通膨雖有所回落,但仍居高不下,預估之後的貨幣政策還是維持從緊的基調。

 

觀察貨幣緊縮力度不僅需要觀察銀行體系的資金鬆緊狀況,同樣需要關注企業等實體經濟獲得資金的成本上升幅度,因為這反映了實體經濟感受到緊縮力度。在以大銀行為主導的銀行體系下,民間金融和中小企業因為從正規金融體系得到金融資源的難度高,也感受到緊縮壓力的增加。

 

而監管部門對民間融資機構的風險開始加強監管,目前的主要思路是防火牆理念,嚴格限制商業銀行參與典當行、擔保、小額貸款公司等業務,可能會推高民間借貸利率,一旦繼續收緊,中小企業從這類民間融資平台(或者說影子銀行系統)更難獲得融資。在本輪緊縮政策下,民間融資利率已經高於2007、2008年,但當前實體經濟的強度比07年虛弱,實際緊縮力度的把握值得關注。

 

CPI回落政策現拐點

 

在中國經濟緊縮的每一輪經濟周期波動中,最先回落的往往是GDP 、M1、M2等較為敏感的指標,然後是CPI,最後是PPI。GDP與CPI見頂回落的時間差通常為3個季度,從2006至2008年的通膨周期來看,GD P在2007年第2季見頂回落,CPI在2008年第1季見頂回落。而貨幣政策最為關注的卻是CPI,只有當CPI持續回落時才可能出現政策拐點,然而CPI是宏觀經濟緊縮效果的滯後指標,這可能使宏觀政策的緊縮力度與節奏的掌握存在偏差,經濟容易在特定階段,出現下行幅度過大的超調風險。

 

從2008年宏觀緊縮政策操作來看,2006至2008年的宏觀政策緊縮周期,一共上調19次存款準備率,計1000個基點至17.5%,共加息7次,計189個基點,使1年期存款利率達到4.41%。然而,進一步的觀察發現,最後一次加息時點是2007年12月底,這時距離CPI見頂回落的時點為3個月,而CPI在3月分見頂回落之後,央行仍在4至6月保持每月提高存款準備率一次的緊縮力度,而最後一次即6月提高存款準備率時,GDP已連續回落5個季度,直到2008年第3季,政策緊縮效應的集中釋放,加上金融危機的外部衝擊,讓宏觀經濟出現局部「超調」現象。

 

(作者為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