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研究所》兩岸性教材惹爭議
(2011-08-19 17:39:41)
标签:
杂谈 |
2011/08/19 | 盧虹
北京市17日公布首部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成長的腳步》大綱,在「我是從哪裡來的」部分中,圖文並茂介紹性交概念的內容,引發熱議。一些家長認為圖文解釋男女性愛過程尺度過大,質疑是「黃色漫畫」。
無獨有偶,台灣教育部前年發給全國各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材太露骨,出現墮胎、同性戀、性行為過程等內容,被議員認為極不恰當,並於今年6月間會同家長召開記者會。議員及家長們認為教材課程提到性是可以帶來歡樂的事情,以及「人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自由權利,包括婚姻和情慾表達方式,不必在意其他人」等內容會帶來負面影響。
兩岸官方回應則有所不同,教育局代理局長吳林輝承諾教材未完成修訂前不會流入校園;大陸教材書編纂老師則稱,很多學生從低年級起就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感到好奇,若不能從正當途徑解答,他們很可能會向黃色書籍、網站尋找答案,這會對孩子產生誤導,「文配圖的目的是解答孩子的疑問,更形象。」
現代小孩成熟得早,又因為網路等因素各類資訊混雜,性教育勢在必行,但受限於東方傳統觀念,性教育的尺度如何把握,成為兩岸教界及家長們的難題。
后一篇:《名家》李克強訪港的人民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