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上台後再說清楚?不負責任
(2011-08-12 05:55: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名家 |
2011/08/12 | ■王崑義/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回答郭正亮質疑她的兩岸政策太抽象時說,「兩岸經貿問題非常專業,對外說明時會以政策大方向為主;或許外界認為缺少細節,但是有些事情要等執政後,再進一步說明。」正因為兩岸經貿問題非常專業且複雜,所以選民想知道的不只是「政策大方向」,更想要了解細節內容,而不是選出總統後,才知道這位總統想要做什麼。
選民質疑 為時已晚
事實上,民進黨對於兩岸政策的「大方向」,這幾年來大家都已經知道是以「反中情結」所構成的思維,雖然蔡英文為了選舉不願意喊出台獨,或者「兩國論」與「一邊一國」,但這些口號的產生,她都有參與制訂的過程,但蔡英文連這些「大方向」也不提,選民當然會質疑她的政策取向,而不是細節部分。
其實,執政以後再來跟選民說清楚政策的細節,恐怕已經太晚,就像馬英九總統從上台以後,2008年馬上碰到全球金融海嘯,讓他在選舉時所提的633口號,無法對選民說清楚;爾後歐債危機一再出現,台灣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也難逃歐債的波及。如今美國債信評等被標準普爾調降,加上各方憂心美國「二次衰退」的跡象已經出現,讓台灣的股災也如同各國一樣,難以迴避。
好在這3年多來,在兩岸經貿啟動之後,台灣在大陸不斷「讓利」的情況下,還能維持穩定的經濟成長。尤其是ECFA的簽署,台灣即使面臨美國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但有大陸市場的支撐,經濟成長也不至於就此沈淪下去。所以,兩岸經貿問題絕非是蔡英文所說的只是大方向的問題,更多的細節部分若等到執政再來說明,恐怕為時已晚。
畢竟,大陸已經畫出兩岸交流的底線「九二共識」,但蔡英文所謂的「大方向」,從未觸及到這個底線,要是等到蔡英文執政,如果正好碰上美國二次衰退,而此時台灣又沒有大陸作為經濟發展的依靠,台灣又將何去何從呢?
這也是蔡英文讓人感到矛盾的地方,她訪問歐洲、菲律賓侃侃而談她的綠能政策,9月分她又要到美國訪問,想必也可以和美國的政、學界,高談闊論她對美國的政策。但對於兩岸政策,她就是不想談,談也是模模糊糊的讓人搞不清楚,也不知道真正的方向在哪?
理念不清 政策難定
如今,兩岸政策在馬英九總統「和平共榮」的思考下,兩岸經貿已越來越能接軌,蔡英文面臨多變的時局,到底要「對大陸說是或不」,如果不能讓選民了解,只是用一句「專業和複雜」就想推卸所有的質疑,這並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執政者該有的表現。
民進黨已有8年的執政經驗,那段期間兩岸發生驚心動魄的事情,早已讓台灣民眾深感不堪回首,所以蔡英文這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就不能像以往民進黨的執政者,等上台再把兩岸關係說清楚;沒有清楚的執政理念與思考架構,等到上台後再來決定兩岸將怎麼定位、兩岸關係該怎麼發展,其實是個危險信號。
因此,蔡英文是否還要受到以往民進黨意識型態的禁錮,還是能大開大闔的跟大陸維持良善的交往,不僅取決於她個人能否突破框框,也是她能否在歷史上留名的絕佳機會。這當然也是民進黨能否以台灣民主的軟實力,去影響大陸實現「善治」的最有效方法。(作者為台灣戰略學會祕書長、大學教授)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