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主席,ECFA已照顧到小企業
7月25日媒體刊載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專訪,宋主席說,ECFA必須從台灣利益的角度著眼,與大陸的經貿無法脫離,但是ECFA必須強調的是,不是只有照顧少數的大財團,而是中小企業以及我們台商有好多發生了兩岸經貿糾紛,怎麼去處理?
要跟宋主席說明的是,您的期許,本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而且都已實現了。
ECFA是兩岸一項「架構性」的協議,最為產業界關心的就是雙方優先減免關稅的貨品清單(簡稱早收清單)。依據談判的結果,大陸給予我方539項計138億美元的貨品減免關稅,我方則給予陸方267項計29億美元的貨品減免關稅,因此以產品項目計,我方獲得減免關稅的產品是大陸的2倍;以產品金額計,我方獲得減免關稅的產品是大陸的4.8倍,此種成果得來不易,並為產業界所肯定。
早收清單以傳產為主
其次,從大陸給予我方減免關稅的早收清單來看,完全符合政府照顧三中企業(中小企業、中/南部企業、中/低收入企業)的原則,並且幾乎全部是傳統產業。
在早收清單中的539項產品有石化(88項)、機械(107項)、紡織(136項)、運輸工具(50項)、其他(140項)及農漁產品(18項);其中,一半以上屬於敏感性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與農產品,包括汽車零組件、過濾器、小家電、服飾配件、內衣、鞋、襪、袋包箱等產品,以及蘭花、茶葉等農產品,此類產品在大陸的稅率均高達10%以上,藉ECFA之助,可幫助企業拓展大陸市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農漁產品方面,我方並未給予陸方任何一項農漁產品減免關稅,但是我方卻得到18項農漁產品減免關稅,這些農漁產品絕大部分分布在中、南部,當然亦有少數產品如茶業在北部,是政府特別照顧中/低收入農漁民最確切的成果展現。
石化產品所占比例小
至於反對ECFA人士所一再抹黑政府圖利少數財團的,應是指石化產品。目前全球石化上游廠商都是大型化、集團化,國內亦以台塑、奇美及長春三大石化集團為主。此次在ECFA早收清單539項產品中,石化項目88項,僅占總項數的16%。另外,台塑、奇美及長春三大石化集團出口主力的五大泛用塑膠(PVC、PP、PE、PS及ABS)列入早收清單的,只有PP類的2項、PS類的1項產品,顯示政府並未特別照顧三大集團企業。
兩岸早收清單減免關稅是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依照規定,要享受減免關稅者必須檢附原產地證明書。今年第1季,申請ECFA原產地證明書之廠商計1428家,其中石化類廠商共347家占24%,台塑、奇美及長春三大石化集團約20家集團子公司,占石化類申請廠商的5.76%,並占總申請廠商家數1.4%。從實施結果來看,亦可顯示政府並未特別「圖利」(反對ECFA人士的用語)大企業集團。
ECFA談判結果,實現了政府原先不開放農產品、不開放大陸勞工的兩項承諾,並且照顧了三中企業,兩岸早收清單的產品項目數量或產品金額,我方都優於陸方,也沒有特別照顧所謂的大財團,此種結果,應該超越了宋主席的期許。
(作者為行政院政務委員)
…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