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台灣》 事事離不開吃
(2011-07-25 06:23: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
2011/07/25 |
曉蘭/中國傳媒大學學生.世新大學交換生
今年情人節來到這座美麗的島嶼,下了飛機,大巴一路把我們帶到位於台北市邊緣地帶的深坑會館,也就是我的交換學校──世新大學提供的住處。世新會館坐落於深山老林,每天走兩公里下山搭公車,也不失為一種小資情調。哼著小曲聽著雞鳴,抬頭可見的山峰總是煙霧彌漫,身旁的山坡布滿了原始森林般鬱鬱蔥蔥。
小組討論不忘吃
最具台灣特色的還屬機車的轟鳴聲。雖然限速40公里,不過看那飛馳而去的樣子,140公里都快有了。我十分佩服台灣的機車手,不管在山裡還是平地都能保持一個速度。尤其是當紅燈變綠的那一瞬間,路口幾十輛機車一起啟動,儼然是電影中才會出現的鏡頭。但重點是,那兒往往還擺著小吃攤,生意十分興隆,顧客坐在路口的小凳上吃臭豆腐,機車從你身後擦肩而過。
世新大學在台灣新聞、傳播領域的地位也讓我想起了母校──中國傳媒大學。不過,最像母校的地方在於,從世新的山洞口正門走到後門,只需10分鐘,順便還能喝杯奶茶。世新的校園裡有多家奶茶店,生意好到排長隊。校園裡供大家坐的位子特別多,走幾步就能坐下來休息一下,喝個下午茶。我幾乎沒有見過步履匆匆的同學和老師,這裡的生活節奏確實比北京緩慢許多。
每門課基本上都要分組,遇到作業就是小組討論得出共識再共同交一份。小組討論往往在食堂進行,3、4個人買完飯,邊吃邊聊,聊著聊著就開始閒扯。一個小時後,下午有課的同學要先走,第一個問題才剛解答完。
不得不說,台灣人真的很愛吃。和台灣的同學逛夜市,她領著我們介紹了無數家小吃店。個別店門前排起了S型的長隊,還有人不斷湧入。某上海生煎包店,某雞排店……排隊的人一點也不著急,店老闆也不會喊你快點。關鍵就在點單收錢和取餐是分開的,大大提高了效率。
來體會人聲鼎沸
最誇張當屬鼎鼎大名的士林夜市。周日晚上,去體會什麼叫「人聲鼎沸」──人群和炒菜的聲音、油煙混合在一起,稱得上人間最俗氣的美好事物之一。你坐下、點單上菜、付錢走人,前後不超過15分鐘。旁邊等位的人盯著呢,不走心裡過不去。
台灣的飲食店大多為家庭經營,一戶人家,媽媽是管錢的,爸爸負責燒菜。世新大學附近有家麵店,榨菜肉絲麵的味道頗有我母校對面小吃店的精神。5點下課去吃,老闆的兩個小孩子在店裡,哥哥踩著滑板,妹妹認真寫作業。突然覺得這一家子真幸福,每天有這麼多的時間在一起,於是媽媽不用詢問也清楚孩子的情況,清楚他們成長的一點一滴。
好像什麼都和吃有關。但是台北的公車和捷運都不允許飲食,違者會被處以1500元台幣罰款。還有,台灣實行全面禁菸,凡是有屋頂的地方都不能抽菸。有些地方即使在戶外,比如兒童、老人經常光臨的社區公園,也不能抽菸。餐飲場所裡也不見任何違規者。因此,台北的空氣,無論在哪裡,都感覺得到清新。
更多兩岸相關新聞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