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誰?從哪裡來?在哪裡?
(2011-06-23 06:01: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擂台 |
2011/06/23 | ■范疇/
小至個人、大至國家,所有的策略辨析都必須先老實面對3個問題,否則必定失敗。這3問題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現在在哪裡?只有在不自欺地回答這3個問題後,才具備條件來探索策略的方向性及行動性:我可以往哪裡去?怎麼去?
迴避問題 溫水煮青蛙
台灣,也一樣。若不回答這3個先決性的問題,任何實務性的「策略」或「定位」,都將淪為浮沙上的建築。
台灣是誰?台灣從哪裡來?台灣現在在哪裡?
對這3個問題,台灣人現在並沒有一致的答案;事實上,各方的答案不但差得很遠,連基本的清晰度都還談不上。正因為如此,台灣現在根本沒有條件形成任何有效的定位或實務策略;任何人執政,其所推出的任何「定位」,註定只能帶來內耗,原地空轉。
由於短期選票,台灣目前的「政治正確性」氣氛告訴候選人,這3 個問題是兩面刀,不小心就會割到自己,因此候選人都迴避這3個先決性的問題,寧可堆砌一些浮沙上的政策,試圖蒙混過關。
短期的選舉精明帶來的可能是長期的沉屙。隨波逐流、見招拆招的後果可能是溫水煮青蛙。當大勢走到十字路口時,台灣人可能才恍然驚覺:我還沒想清楚。到時,剩下可選擇的只有當時的眼前利益。
以上論證,如果同意,它描述的是一幅悲慘的景象:台灣如果不恢復對3個先決問題的討論,若干年後,台灣的命運將被當時的眼前利益一錘定音。從此,台灣也就沒有討論那3個問題的必要及餘地了!
為什麼台灣幾乎停止了對該3個問題的公開討論?據說,那是因為顧及了「中間選民」及「首投族」。台灣已經具有大量的「中間選民」,有恆產、恆業、生活安定的選民,他們覺得現狀挺好,他們怕的是現狀改變。首投族則是90後世代,一輩子不知道台灣曾經有過國際地位,他們關心的是職業生涯和個性發揮。
如果沒有中國大陸在積極地為台灣定位,台灣中間選民的小日子倒也可以過下去;如果現行的「不獨不統不武」、單方自我定義的「互不承認互不否認」能夠再維持局面10年,首投族倒也有自我決定人生的機會。
抱著幻想 行拖延之實
然而,事實情況是這樣嗎?
民進黨問了中國大陸一句話:你會天真的認為國民黨將永遠執政台灣嗎?這句話,北京聽進去了,大陸的有識之士也都聽懂了。然而,大陸問民進黨的一句話,民進黨看起來還沒聽進去:你會天真的認為大陸會讓台灣獨立嗎?
大陸也問了國民黨一句話:你會天真的認為美國不會為了它自己的國家利益而放棄維護台灣嗎?國民黨倒是聽懂了,但是至今無能提出任何答覆。
眼下,民進黨及國民黨看起來都在等待某種歷史的偶然來救贖台灣。例如,當年的韓戰、後來的越戰,或大陸內部產生動亂使得北京自顧不暇。若真有這樣的期待心態,那就是幻想了。幻想,不是因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而是,假使發生了,台灣不但不會得利,而且還將成為第一個祭品。當前,北京確實把台灣視為可以等待的「後期收穫」,但若東亞局勢、國內形勢丕變,台灣立即會被升級到「早期收穫」的首位。
今天的台灣可以有兩種選擇:拖延等待,或主動作為。若繼續用一些高來高去、自我定義的論調以行拖延之實,那麼結論恐怕就是前文所述的,若干年後,台灣的命運將被當時的眼前利益一錘定音。
若是主動作為,那麼就是一個千古的策略問題了。在付諸實務之前,台灣必須先自己回答這3個問題。弄清楚了,才能推論下一個問題:台灣可以去哪裡?最後剩下的就是技術性的問題了:台灣怎麼去?
(作者為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