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電荒問題在供更在需
- 2011-05-19
- 旺報
- 【張傳發/安徽.媒體工作者】
日前,發改委發布預警通知,今年大陸大部分地區電力供需形勢吃緊,預計華東、華北、華南夏季供需缺口較大。有專家表示,電煤供需矛盾是造成此輪「電荒」的根本原因,解決之道是「上調電價」。
「電荒」就跟醫生問診一樣,得先診斷病根在哪,才能對症下藥;而「電荒」問題除「供」之外,更有「需」的問題。專家建議以「上調電價」來解決此問題,但這只能治其「表」,理順電價關係才是「治本之策」。
大陸電力企業面臨的是煤炭、水力等資源的「市場化」,而電價設定是由發改委「計畫」、「設定」,電網公司卻占據壟斷地位。「自由」的市場遇上了呆板的「計畫」,就成了某些專家提出要調高電價的理由所在。
但是,專家們主張「調高電價」也並非今年才有,其實已經喊了很多年,為什麼今年特別突出呢?
這是因為除了供給面出現問題外,需求面大幅攀升也是亟需解決的難題。2010年底,由於受到「節能減排」政策的影響,重工業成長大幅減緩。2010年12月,重工業成長13.7%,僅僅比輕工業略高0.7%。而2011年第1季,重工業成長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3月分重工業成長15.8%,較輕工業多了2.8%。
再從「電荒」情況較為嚴重的省分進行分析,今年第1季浙江省重工業成長了13.7%,而化工、有色金屬製造等高耗能產業用電,增幅高達20%。湖南省第1季重工業增長數額為1039.6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25.5%,輕工業增長數額為450.90億元,增長了14.7%,但較重工業少10.8%;而2010年湖南省重工業成長僅比輕工業多了5%,表示電荒的關鍵是在「需求量大增」。
因此,政府為解決「供」的問題,應實行電價市場化,且「隨行就市」,而不單單只是提高電價;即便要提高電價,政府也應對低收入戶給予「電價補貼」。
針對「需」的問題,政府應有所權衡,不應限制醫院、學校及住宅的民生用電,而是要限制高耗能的企業用電大戶。
…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