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陸人在台灣》天天想你──梨山憶雨生

(2011-05-09 06:4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2011/05/09 | 宅貓女祁小霽/北京市

 

誰願意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人談論自己已經死去的孩子呢?已經兩次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張雨生爸媽,把每位歌迷都當作自己的孩子,雖然歌迷稱呼著「張爸爸」、「張媽媽」,但是哪又能比得上自己的孩子呢?

我不願意掀起他們的傷疤。也許做父母的更願意在黑暗中默默地流淚,悼念自己的骨肉,而且還不能夠真正地消化那悲傷,輕鬆地與人談起兒子過往的點點滴滴。如果我失去如此至關重要的人,一定會長久地沉浸在那股不能與外人道的悲傷裡,會寧願選擇一個人暗地裡輕舔自己的傷口。

張爸內斂張媽感性

距離1997年的那場車禍,10多年已經過去了,但就連一個歌迷,都會在再次凝視他的照片時鼻子酸酸的,何況是父母親呢?

我去的那天,張爸爸人在台中,他大張媽16歲,年輕時一個英俊一個漂亮,都是文藝工作者。張爸爸是隨國民黨軍隊到台灣的,是個文藝兵,他的嘴角現在還是向下彎,照片裡即使與孩子在一起,也是不苟言笑的樣子,也許做久了軍人,在感情上是那樣的內斂,相比較之下,張媽媽在感情的表達上直接許多。

雨生過世後,《口是心非》專輯拿了金曲獎,張爸爸上台領獎,只是道歉兒子不能來,由他來領,沒有閃爍的淚光,或是抽搐的嘴脣。台下的張媽媽則是流著眼淚,說不知道該是高興還是難過的好,這個獎該是雨生他自己來拿的。

這裡有偶像的記憶

張媽媽把我留在樓下,準備上去睡覺,她說這些照片看過很多次,不想再看了,看照片心裡會難受。於是,我能自由地翻看客廳櫃櫥裡所有的相冊,還有他們收集的歌迷寄來的信件。最後,我拿了一本完全是雨生的相冊,和一個有歌迷來信的資料夾,那晚,那裡沒有其他留宿的人。

我想看看其他的歌迷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對雨生的愛。我想知道他們為他能做些什麼?比較一下作為歌迷的我還有哪些欠缺?在枕邊放上他的相冊,希望夢裡他會出現,不過,那天晚上卻讓我失望了。

沒有看過果陀劇團的演出,或是演出的錄影,作為一個歌迷,沒有全面了解自己的偶像實在很不應該,也實在可惜。《淡水小鎮》,這樣的劇名很清新,猶如雨生給別人的感覺。

原本我的台中之行是走到哪裡看到哪裡,沒有特別地強求。但原來台中是一個對我來說,如此重要的地方,因為這裡有我的偶像──張雨生的記憶。雨生出生在澎湖,小時候搬來台中山裡,媽媽是泰雅族人,家裡是種植果樹的果農,他曾在豐原念過書,後來才上台北讀書,出名後住在淡水,過世後先是葬在梨山,然後移靈台中,給家人買的房子也在台中。而他的墓地就在台中的某個地方,我知道名字,只不過沒有時間抽空去找尋,但我知道,偶像的陵就在這兒,魂就在梨山。

失去後沒有替代品

那晚,雖然知道這間房子是後來重新搭建的,也沒有為雨生保留在世前的房間,但是,我還是希望,這兒能找到一些他的氣息。

第二天一早7點不到,張媽媽叫我起床,她要去果園工作,而我要趕車回台中。她不收我房錢,之前那晚她還硬塞錢給她的侄子,叫他帶我去吃飯,令我無法拒絕。最後我留了差不多價錢的港幣,簽上名字和電話說留作紀念,她才收下,還說也許來香港旅行,到時候有機會再見。

對於陌生人,我很難輕易接近。但是我心裡明白,雨生大概會做任何事情來哄兩老開心。作為一個歌迷,偶像的遺願多少就成了我自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雨生代表的是有夢想的那一代,失去就再也找不到替代品。後來我沒有在娛樂圈裡看到能有其他歌手,擁有和他同等的特質與才華。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旺報 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