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在台湾》那些擦身而过的人们
(2011-04-15 10:31:27)
标签:
杂谈 |
江源/厦门大学赴淡江大学交换生
我喜欢把人生比喻为旅程。来台湾的日子绝对称得上一场奇妙旅行。有些人,一路陪伴着我,热情而大方地让我深入他们的世界;也有些人,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记不清他们的样子,却已定格为旅途中一道难忘的风景。他们是在台湾,与我擦肩而过的人。
从厦门走小三通,经过金门等飞机。正当我们几个交换生兴奋地憧憬着台湾时,一位返台的伯伯听出了我们的口音,和我们交谈起来。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我们有些哑口:「你们学生为什么要来台湾?我们的年轻人都要往大陆跑,台湾太小了,未来的机会都在大陆,怎么你们还要过来?」自从决定申请来台,我被很多人问过类似问题,这样的问法倒是第一次。伯伯是外省人第二代,看得出来,他很关心大陆的过去与未来。
第一次一个人坐捷运,对面上来一位清瘦但康健的老人。老人家坐下后,我旁边的一对夫妇渐渐和他攀谈起来。老人说他今年99岁了,家里五代同堂。夫妇道:那您过百岁生日,马英九都要去您家,您还要上电视呀。老人顿了顿说,也有说自己民国前1年出生的,那就不只一百岁了。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多少岁,只有母亲知道。母亲早已过世。夫妇俩问他是不是跟着国军来台湾的,老人暗下去的声音亮了起来:「我可是空军、陆军、海军都做过!我是北京人呢!每年都回大陆两次!」
在淡江和朋友参加一个社团活动,自我介绍后,我发现身旁一位男生纠结了半天,最后小心翼翼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都是这样鼓掌的吗?」他将双手横放在胸前,一板一眼地一上一下拍打。我不禁想笑出声来,问他是从哪里看来的。他认真地说:凤凰卫视。我忍住笑说,你们怎么鼓掌,我们就怎么鼓掌。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道,你们那里到处都是沙尘暴吗?我思考了一下,告诉他北方的风沙比较大,但是我家所在的长江流域和我念书的厦门就没有沙尘暴。男生说自己「很老的老家」在甘肃,他从来没去过,但经常从网络上搜寻与大陆有关的讯息。他有许多问题想问我,在社团活动快结束时,看他意犹未尽的样子,我鼓励他,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就要真正走进一个地方。他笑着点点头。
春假去阿里山游玩,下山前去寻高山茶。一个茶庄老板娘请我们品茶。朋友的父亲叮嘱她带点茶回大陆,她经心此事,没喝两杯就问起如何计价。令我们惊异的是原本轻声细语热情介绍的老板娘竟没接话。她端起茶壶,一边慢慢倒,一面慢慢道:我请你们喝茶,就是我的待客之道,让你们感受一下茶的文化。喝茶,是一件很庄重的事,要静静去体会,也要看缘分,这茶是否适合你。我们不会像大陆的一些旅游景区,一定要你们买些什么。奇怪,这样的茶庄老板娘,我们是第一次遇见。我打个圆场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临走时,我们都想带点芬芳的高山茶走,老板娘还叮嘱我们少带一些,因为这种茶并不合每个人的胃口。
擦肩而过的人们太多,原本以为会记忆不及,但今晚在灯下,回想这些渐渐模糊的身影,那种新鲜的经历还一如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