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农渔业追求永续新思维

(2009-12-09 13:16:06)
标签:

环保

渔业

绿能

生物圈

新思维

杂谈

分类: 专论
  • 2009-12-09
  • 旺报
  • 【杜宇】

     农渔业属于重要民生产业,两岸政府均给予相当的补贴与保护。但21世纪在贸易自由化的推波助澜下,市场将更为开放,农渔业经营的内外环境将会有很大转变,政府保护力道被迫减弱,农渔业要想继续生存发展,必须自己找出路,勇于接受新的思维与作法,才能因应挑战,让产业永续。

     永续发展已成商机所在

     而推动永续发展不再只是环保人士的主张,已成为企业的新竞争利基。像沃尔玛推动减少废料与包装;史泰普纸制品将取自永续采伐的森林;宝侨则推出省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汰渍冷洗衣精(Tide coldwater)等等,都是追求经济与环保双赢的良好范例,种种迹象显示,永续将成为组织与技术创新的源头,未来商机可期。

     同样的,传统农渔业在生产过程为提高单位产量,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抗生素、农药的结果,在大陆虽因而餵饱13亿人口,却对环境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尤其农药等残留更让大陆农产品外销受到严重阻碍,留下黑心产品制造地的污名。未来除了应建构完善的农产品安全预警系统,更应该从根本着手,推动农渔业永续供应链,才能因应21世纪全新的农业竞争环境与需求。

     目前各界虽看好绿能产业,能否美梦成真,还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为追求永续,大陆也开始尝试导入绿能科技如动物、植物生产工厂模式,试点效果良好,唯成本偏高,尚难普及化。事实上,眼前就有现成的永续典范可以依循。像自然界早就存在相互依存的法则,让地球得以永续发展。两岸若能学会运用这些法则,不需要等待绿能科技革命的来临,就能采行可以永续发展又可获利的生产方法。

     学习并运用生物圈法则

     自然科学家葛雷葛利.安鲁(Gregory C.Unruh)归纳出生物圈三大法则,一是使用最俭省的材料:在大自然中虽然有上百种元素,但是大自然只选用了「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来制造所有生物,再加上硫和磷,就构成地球上所有生物的99%。此种简约风格,对于推动食物里程、农渔产品生产、包装、加工、运输与烹调就是很好的启发。

     二是良性升级回收:生物体死亡后生物圈自动回收它的原料,重新制造新的生命。为改善农渔业生产活动带来环境污染与地层下陷等负面效应,可依此原则全力推动生态养殖与循环养殖系统。

     三是善用一般性平台:所有生物体都拥有同样的基本设计,这种设计是一种多功能的平台,可一再重复利用,让生物可以适应环境。此原则同样可以用在动植物遗传育种改良,做法是先育成标的性物种,再以此做为平台,分别培养出具有不同特性的作物与物种,让生物更为多样化,也可减少荷尔蒙滥用。

     外界环境随时都在改变,今日的优势很可能变成明日的包袱。为此要想永续生存就必须保持弹性,随时准备改变,农渔业何尝不是如此。未来率先把生物圈自然法则纳入农渔业永续发展策略的国家,将会是最后的赢家。

     (作者为陈李农改研究团队执行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