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政府的灾后重建
莫拉克台风重创南台湾,马政府救灾措施不当,遭致舆论严厉批评,现在终于召开首次国家安全会议,全力进行救灾。虽然已经错过了救灾的黄金期,但还是有许多灾民需要拯救与安置,希望未来救灾工作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灾区要进行灾后重建,马政府也要进行灾后重建。重建的目标不能是为了挽救民调的支持度,政府重建的理念应该是为台湾人民负责、为历史负责。
马政府的灾后重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把救灾工作当作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来应对。灾民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台湾、大陆、国际上都高度关切,灾民的救援与安置工作在全世界的注目下进行,如果做得不好,除了台湾人民不会原谅之外,也会是马总统传遍全球的个人耻辱,历史上更会留下恶名。美国总统布什在卡崔娜风灾的表现殷鉴不远。
其次,上自总统,下至基层官员,马政府得想个办法出来改正其傲慢的官僚心态。救灾之后,还有灾区重建等等许多工作要进行,政务还得逐步推动,如果政府官员依然麻木、怠惰,未来政府推动政务还会像现在一样困难重重,一旦再遇上什么事件,人民可不会再给马政府机会,民怨的洪流会摧枯拉朽般地把马政府这个不堪一击的房子冲垮。
第三,马政府得设法改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特别是在野党执政的县市。国民党再次执政中央之后,与民进党执政县市的关系一直很诡异,双方动辄拿出意识型态与选战手法进行对抗,完全置人民的需求与台湾的均衡发展于不顾。中央的资源分配不公,地方亦不愿仗义执言,这种情况不改善,往后的灾难还会接踵而来。
第四,国军在这次救灾中奋勇向前,但指挥与后勤系统却状况百出,至今还有数百名灾民救不出来。在没有敌军攻击下连几百人都救不出来,以后万一发生战争,我们怀疑国军有没有那个能力抢救、安置成千上万受战争之害的灾民。国军部队的后勤支持能力在这次救灾中受到重大考验,从结果看来,显然国军部队的能力还不足以应付真正的战争。
第五,建制性的防灾救灾体系必须进行大翻修。全球气候剧变已成为常态,台湾更是处于地震、台风的多发性区域,不论是法令、机制、设备、人员,都需要新的思维来重新建制,而且动作要快。今年台风季节还没过去,如果再来个台风灾情,马政府能不能撑得过去,恐怕大有疑问。
第六,最常被媒体讨论又迟迟无法解决的国土规画问题,应该要下决心趁此时机进行整饬。灾难刚发生,台湾民众对国土规画比较容易形成共识,只要马政府掌握民心趋向,因势利导、善加动员,可以解决多年沉疴,为台湾建立长远的发展基础。
现在马政府启动国安机制,悬崖面前算是勒住了马缰,救灾成效是只准成功、不准失败。马政府经历此场国际与国内交相指责的灾难,也得进行灾后重建,马政府重建成功,下次选举不见得会赢,但如果重建不成,恐怕也撑不到下次选举了吧!
本文为《旺报》2009-8-16社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