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总是忘记该做的事情怎么办?

(2018-03-20 16:17:38)
分类: 孩子成长相关

 

孩子总是忘记该做的事情怎么办?

近来,连续发生孩子把该做的事情忘记,真心有些生气,可理智想想生气或责骂似乎并不会有明显效果,要不也不会出现昨天晚上去上课忘记带课本和作业,今天早上上课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区别只在于不同课本而已。

问题一再发生、无法回避,随着孩子的成长,越发觉得教育是个很复杂的课题,父母空有年龄和知识,却无法轻易胜任父母这个职责、承担好孩子教育的重任。

作为一个“认理”的父亲,还是习惯性去刨根问底,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首先、由己推人,换位思考是必须的。孩子为什么会忘记,也许有以下原因:

1、  孩子当时注意力集中于当前其他事情譬如吃饭、看书、玩游戏等,交代的事情在孩子方面只是瞬时记忆、或者可能也只是短暂记忆,如果没有马上结束当前的事情,忘记掉是很正常的。大人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脑袋里面集中在思考一个问题,别人交代的事情,记忆也存在转瞬即逝的现象。

2、  事情是孩子没有多少兴趣的,孩子不乐于记住。譬如催促做某项作业、整理书包等,很容易忘记,不喜欢的事情上记忆力不足的情况很正常,大人也同样存在。反过来,如果是喜欢的,譬如说带孩子去吃肯德基、海边玩水等兴趣浓厚的,也许只需要轻飘飘一句,孩子能记忆很久,如果没有执行甚至会一直追问。

3、  一次性交代事情太多,譬如刚刚交代说等下你要去洗碗、擦桌子、清扫地上食物残渣,过会儿又交代说某某作业要改,再过会又说要整理书包等等,结果会发现总有遗漏。同样现象大人也存在,事情多了容易疏忽,何况孩子?

4、  交代的事情,孩子没有听清楚,但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追问大人,索性丢在一边不予理会。

5、  大人照顾过度,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孩子容易抱着侥幸心理说,等下大人还会帮我检查,甚至时间来不及帮我做都有可能,怕啥。如果设身处地,大人也会同样养成依赖心理吧。

6、  忘记事情缺乏合理的惩罚。譬如孩子忘记带书本,家长慌慌张张送去学校,类似事情发生两次,对孩子也只是不疼不痒说几句,下次不许这样啊,没有得到合理的惩罚,下次再犯的几率很大。大人也同样会如此,如果社会上有些事情明显不妥但没有受到惩罚,也会有意无意犯错。

7、  记忆力本身有高下。

8、  未掌握长期记忆的技巧。

 

其次,再查看关于儿童记忆的特点:

112岁以前孩子记忆本身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包括记忆广度和深度。

2、无意识记忆占主导,慢慢过渡到有意识记忆。

3、机械记忆占主导,逐步过渡到意义记忆占主导。

4、形象记忆占主导基础上,抽象记忆发展迅速,但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

5、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占主导,逐步提升长期记忆能力。

再次,回想以前看过的关于记忆力的书,以及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提高对某项事情记忆力的基本技巧:

1、  在脑袋里把文字转换为图片,甚至动画,效果更好。

2、  建立需要记忆的内容与已经记忆深刻的内容的关联。

3、  适时的重复,把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

最后,其他可能的补救手段:

1、  良好的习惯。譬如养成记录代办事件清单,临行检查清单等。

2、  明确事情的重要性及后果,给予合理的压力。

3、  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

4、  减少事情的并行,做事不留尾巴。

 

综合以上分析,或许可行的措施包括:

1、  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书面记录待办清单开始,逐步过渡到在孩子脑海中建立待办事情清单。专用笔记本、小黑板或借助IPAD语音录入。

2、  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临行检查清单,每次外出前考虑外出的目的,以及相应可能用到的物品是否带齐。或可门口挂立警示牌或要求出发前门口停留1-2分钟去思考。

3、  养成整理整顿的良好习惯,父母配合并带头把家庭、个人物品等有序整理,互相督促。孩子重点是个人房间衣服、书桌、玩具、书柜等。大人不能只要求孩子,而给予自己绝对自由。

4、  养成做事不留尾巴的习惯,尽可能一件事情做完,再启动下一件事情。家长发现前一件事情需完善,需等孩子当前事情处理完毕后再提醒修正。

5、  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连续如三天无遗忘事情,给予奖励;持续时间越长,给予奖励越高;反之,连续忘记该做的事情,惩罚加倍。但当事情因故无法及时完成时,允许孩子报备,并积极帮助孩子完善补救措施。让孩子明白,惩罚不是目的,更多是希望其养成好习惯,不因遗忘而误事,有问题时及时提出父母会给予帮助。必要时允许孩子偶有遗漏,不必苛责。

6、  把孩子日常常见的遗忘事件分类,如书包忘记整理,作业忘记做等,做成卡通图片,在交代孩子做事时,配合展示图片。或者同步把事情和某个好玩的词汇关联或某个曾经发生过的场景关联,交代事情类似先做简单密码破译的游戏。

7、  表扬孩子做事有序,整理整顿的行为,适当给予额外的惊喜。

8、  在孩子某件事情结束时适时提醒或询问孩子是否有其他事情,或哪怕一个简单的词汇提示。一定要注意时机,轻易不在其他事情进行中提醒关联性不强的事情。一次性不要交代超过2件事情,如果有多件,改为一件即提醒孩子查看某某记事本或便签。

9、  把孩子暂时兴趣不大、容易遗漏的事情和其他感兴趣的事情组合起来,譬如连续多少次或多久没有遗漏,带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哪怕是一份小小的薯条激励。

10、           事情交代完毕,让孩子用自己的话重复,提到加深印象并确认其已领会的作用。

11、           和孩子沟通,明确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需要负责的观念,遗忘该做的事情自己承担后果,如父母不负责临时送东西去学校等,除非特殊情况涉及班级荣誉、考试等。

12、           找机会,最好以游戏方式锻炼孩子记忆力,尊重记忆力曲线,用成功案例激发孩子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如唐诗背过后当晚重复或第二天重复,指定周期内记忆住多少内容给予特殊奖励等。

划重点:
呆子般分析半天,不能白干,要知行合一,并适当修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长大后
后一篇:无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