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们如何知道康熙选定接班人是谁(石兄说梦36)

标签:
红学红楼梦弘皙曹雪芹石头记 |

“众仙子”如何知道康熙选定接班人是谁
康熙传位作为清宫谜案流传至今,主要因为继任皇帝可以删改历史,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贼”。
今解红楼真事隐情,这部“主写末世”的谜书,主要讲述了康熙“末世”与雍正“末世”,即康雍交替与雍乾交替期间,两个继位新君如何弑君篡位的事实真相。
当然,若要看出作者用脂粉文字隐述的真情,就必须借用作者提供的“风月宝鉴”来仔细照看:
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回,作者利用“分身术”讲述的宝玉,真身原型前后有两个:
一个是“入梦”与“出梦”的宝玉。所谓红楼一梦,“入梦”可谓登基做皇帝,“出梦”可谓皇帝驾崩归天。书中入梦、出梦两次特别交代“看着猫儿狗儿”,是在泄露此宝玉真身为雍正。因为清史有雍正爱玩宠物狗的记载,书中湘云所谓“拾麒麟”,实际上是雍正宠物狗头饰――金麒麟套尖。拾到此物可非小事,因其是刺杀雍正刺客用来栽赃陷害他人之物。
另一个是在“数十个大厨”翻看簿册的宝玉。大厨内册籍是什么?当然是清宫档案。这宝玉是谁?怎会翻看清宫档案?看官注意,这是作者幻笔记述。实际上是有人(荒唐王爷弘昼)将乾隆如何删改历史和盘告诉了本书作者,这个宝玉即红楼梦中人弘皙。正因其得知乾隆如何删改其历史,方著此谜书来隐笔补记。
话复前言,来看老皇帝康熙最后选定的接班人究竟是谁:
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注意,此宝玉已不再是翻看册籍的弘皙,而是来至畅春园康熙寝宫的雍亲王胤禛。下文可证此说),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表述相当细致)。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
究竟怎么个好所在?只可说是皇宫内院。不然谁家会有“金铺地”、“玉作宫”?作者不仅用上述文字暗示故事地点,同时也暗示了大概时间――冬季、夜间。
看官注意,清史记载康熙驾崩于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戌刻(晚七点至九点)。
笔者以为,作者有上述交代,已然是够大胆了。还能再明确一点吗?不可以。因为必须隐笔,不然怎么通过“文字狱”的审核?
哪位要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是不是牵强附会?其实,作者为了隐笔记述真情,故意将真故事化整为零,这里说一点,那里露一点,看官若想看懂,必得寻到“草蛇灰线”而弄懂全篇,然后融会贯通。所以,今笔者分题解读,无法逐一细述。看官若觉得有道理呢,欢迎参看本博更多内容;看官若觉得没道理,请一笑了之。
接着看作者如何表述:
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位仙子来,皆是荷袂翩跹,羽衣飘舞,娇若春花,媚如秋月(看官别忘记“风月宝鉴”特别之处――正面美女,背面骷髅)。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地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
看官若认可笔者前面分析,此情此景(《雍正王朝》电视剧见过)就该是:警幻即内侍卫总管、九门提督隆科多,引领宝玉即雍亲王胤禛,来至畅春园康熙寝宫,几个仙子即康熙诸位皇子。
判定此时康熙已驾崩,除开始时间暗示巧合外,还可根据众仙子所言“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因为皇宫内只有先皇驾崩之时,必有新皇即位,皇子们才会等待拜见新君。不过,皇子们一见来者并不是要等之人,当然要出言不逊而非礼起来。这便与清史所载皇子们向雍正种种发难相呼应了。
肯定这一点,足可说明康熙选定的接班人绝不是胤禛(宝玉),而是“绛珠妹子的生魂”――林黛玉。那么,究竟谁是林黛玉真身原型?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书中表述绛珠下凡是“还泪”而来,是而黛玉常常以泪洗面。今笔者解读黛玉,即原创作者弘皙身处逆境之幻身:“黛玉进府”隐指弘皙两次进宫:一次是弘皙十五岁上其父胤礽被废黜太子,康熙将“以朕心为心者”的皇嫡孙宫中视养;一次是雍正即位后诏弘皙入朝为官(多罗理郡王)。“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隐指弘皙败落后归隐“藏修地”(详情另文有述)。
来看作者在书中是如何解释绛珠改成宝玉的:
“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欲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近之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性情诡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弟兄之幸矣。’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
书至关键处,落笔更狡猾。整个一堆“迷人圈子”,谁能跳得出来?但终究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承认此时该黛玉来而没来,来的是不该来的宝玉;二是特意点出“惟嫡孙宝玉”,已经是不写之写了(看官注意,书中宝玉有多个真身原型,堪称“嫡孙”者,在大清皇室,康熙惟一嫡孙即弘皙)。
为何“绛珠生魂”此刻没来呢?
作者在“秦可卿死封龙禁卫”之前,交代一笔“遣走黛玉”――第十二回末脂批:“此回忽遣黛玉去者,正为下回可儿之文也。若不遣去,只写可儿、阿凤等人,却置黛玉于荣府,成何文哉?故必遣去,方好放笔写秦,方不脱节。况黛玉乃书中正人,秦为陪客,岂因陪而失正耶?后大观园方是宝玉、宝钗、黛玉正经文字,前皆系陪衬之文也。”
作者又开始绕圈子!
所谓“情天情海幻情身”,秦可卿之死一文,作者“放笔”隐笔叙述了四个生活原型:嘱托贾家后事者,是弘皙诈死归隐荒岛(藏修地);二门上传事云牌连扣四下――正是丧音,是康熙驾崩;死封龙禁卫者,是刺杀雍正刺客;大出殡被路祭者,是大行皇帝雍正下葬泰陵。其中“遣走黛玉”,应该是在康熙驾崩之前。
为何遣走黛玉?这不是明情理摆着嘛!
雍亲王胤禛要抢弘皙的皇位,在康熙死前让弘皙去东北祭祖(另有隐述),如此老皇帝死前无法正常传位。及至弘皙(黛玉)赶回京城,雍正已经登基即位,虽有(宝玉)将“香串”(念珠)假意相让(黛玉),然既成事实,无法挽回,弘皙作为过继皇子(弘皙称雍正皇父),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