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俩红草根儿
俩红草根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0
  • 关注人气: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解红楼真梦 智破清宫疑案(红楼索梦56)

(2016-06-29 09:48:08)
标签:

红学

弘皙

红楼梦

曹雪芹

石头记

巧解红楼真梦 <wbr>智破清宫疑案(红楼索梦56)


第五十回 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从回目来看,此回真情应该在“即景”上。因诗中含有“文章不可直言的好处”,争联即景诗也好,雅制春灯谜也罢,皆对应作者归隐地即景而作。特书“春灯谜”,作为文学迷宫,如此直言“制谜”,可谓是谜中之谜。因此,若仍按常规来解谜,很可能陷入“迷津”。如若按照作者所引路子,再从背面来解,或许可见真情。

争联即景诗,应该是弘皙、曹雪芹与前来看望的众亲友一起品酒论诗。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遥相呼应,真情即“众清客”秘密上岛看视弘皙。后回的酒令,即对应亲友来访。隐指弘皙的黛玉有:“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隐指曹雪芹的湘云有:“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这两位著书人都用酒令来隐含真情,用酒令来即当时之景。尤其是湘云之“却为宜会亲友”,暗中将曹雪芹会见亲友之情影射出来(“张宜泉”是继承人曹雪芹“替身”,此令中“宜”字可为一证)。

既然是众亲友来到弘皙归隐地石臼坨,文中“访妙玉乞红梅”就该有深刻隐含。有作者两句批语:一是“此刻宝玉已到庵中矣”;二是“想此刻二玉已会,不知肯见赐否”。这两句批语看似与书中情节匹配,然想到书中宝玉亦指通灵宝玉,也就是说宝玉也代指康熙玉玺或者代指康熙传位诏书。这样一来,再理解这两句批语,所谓“访妙玉乞红梅”,就应该对“红梅”有所领悟。看这枝红梅:“原来这一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场,其间小枝分枝,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惠。”批语:“一篇《红梅赋》。”从作者对这枝红梅的描述上说,可见是在描述那康熙传位密诏。

因此,众亲友作为知情者,此番来岛探视弘皙,一定要肯请“见赐”。见过之后,借咏红梅花为题作诗,既有即景,又有隐含。

“红”: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红。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邢岫烟

“梅”: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南江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李纹

“花”: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薛宝琴

另一首: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宝玉

上述即景诗,应该说所即之景全在作者归隐的石臼坨岛上。其中,“寻春问腊到蓬莱”,对应众亲友来石臼坨之景。此说缘于石臼坨有“小蓬莱”之称。“不求大士瓶中露”,对应石臼坨“断碣”碑文“观音大士......注静水于瓶底,洒甘露于枝头”。

再看所谓“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所即之景更是应在作者藏修地上。自“观音未有世家传”起,到“鳌背三山独立名”止,对这里的灯谜,探究者多在谜底上打转转儿。然按书中所隐,作者应是把隐含直写在谜面上了。从谜面文字来看,皆与作者隐居的石臼坨相应谶。

书中提到这“观音大士”,在《乐亭县志》石臼坨篇中,对朝阳庵有详细记载,并有《朝阳庵碑记》记述观音大士“无边法力”。这刻有碑记的“断碣”至今尚存于石臼坨岛上。黛玉灯谜诗含“鳌背三山”,与《石臼坨记略》中“石臼坨孤悬海上,不烦鳌戴而来”遥相呼应。要知道黛玉是弘皙幻身,谜书作者雅制此谜,借上古传说,将归隐地石臼坨比作蓬莱仙岛,被巨鳌背负漂浮西移到乐亭西南海边。可见此灯谜诗是作者在为看官解读真情引路。按照谜面文字直接涉及谜底的解谜路子,解读后回十首怀古诗,应该是作者原意。

在记述归隐地发生故事的同时,接续上回夹写圆明园。前面已然泄露出老祖宗等对弘昼有偏爱,此回再作进一步说明的。贾母来赏梅花:“好俊梅花!你们也会乐,我来着了。你们只管顽笑吃喝。我因为天短了,不敢睡中觉,抹了一回牌(提醒看官与“斗牌”有瓜葛),想起你们来了,我也来凑个趣儿。”提起作诗,贾母道:“有作诗的,不如作些灯谜,大家正月里好顽的。”此话又与前面“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遥相呼应,作者借言谈话语将真故事发生地进行定位。一番铺垫过后,开始写贾母对“画儿”感兴趣:“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倒他那里瞧瞧他的画儿,赶年可有了。”众人笑道:“那里能年下就有了?只怕明年端阳有了。”贾母道:“这还了得!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可见这事儿让贾母着急了。于是,贾母来到“暖香坞”,也不归坐,只问画在哪里:“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托懒儿,快拿出来给我快画。”

贾母唱的这又是哪一出呢?当然是“斗牌”续集――监督雍正写传位诏书。看官若是觉得牵强,看见“斗牌”的凤姐立马出现在贾母面前回话儿,该是“说曹操曹操到”吧!凤姐道:“老祖宗今儿也不吿诉人,私自就来了,要我好找。”凤姐一言,说明这事还真是得保密。“我怕你们冷着,所以不许人吿诉你们去(骗谁?)。你真是个鬼精儿,到底找了我来。以理,孝敬也不在这上头。”那会在什么上头呢?当然后面写谁在谁“头上”。于是,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报着一瓶红梅。贾母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艳雪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道:“那又是哪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道:“我的眼越发花了。”什么《双艳图》,分明是“宝琴和宝玉”!看至此处,联想起“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识画婵娟”。这披大红猩毡的宝玉,应该是当朝一品大员弘皙;披凫靥裘的宝琴,应是五皇子弘昼。如此“双艳图”可真得从背面看了。

“双艳图”过后,贾母这戏才正式开演:贾母因说起宝琴雪下折梅,比画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作者用姻缘作幌子)。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所谓“梅翰林”应该影射弘昼册封官爵翰林院大学士),因贾母尚未说明,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吿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这“福”字可不是乱用的,因牵涉康熙因痘得“福”)……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可推断弘昼等四人同进军机处是在雍正十二年),他母亲又是痰症(此说无考)。”看来弘昼虽得雍正宠爱,却没有立为储君的可能。

见凤姐儿前来“填限”道:“偏不巧!我正要作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这是故意在逗话儿。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什么说媒?分明在影射秘密立储。见凤姐说:“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书中描写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不说也知,还是“斗牌”续曲),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不过,有此插曲过后,贾母还是有点不放心:“不管冷暖,你只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罢了。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老太太为何这般催促呢?当然是为雍正传位弘皙密诏一事。因雍正传位弘皙的密诏写于雍正元年八月,通过此笔交代,可见是对传位密诏增添内容,即将弘昼写进密诏做辅政大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绿叶红莲
后一篇:出水芙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