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幻情榜”原来是这样的(连载之三)

(2012-03-13 08:48:36)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来看用来“饰演”主人公弘皙的“替身”演员:

.甄士隐(石兄、脂砚斋、空空道人)。

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注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若“天”指天子,“地”则可说是指弘皙。弘皙当日为理亲王,首辅军机大臣,可谓一人之下,群臣之首――双悬日月照乾坤。那么,抛开典籍再看“地陷东南”,可理解为弘皙沦落地在京都东南。“隅”:一指角落;二指靠边的地方。《史记、秦始皇本记》:逮于海隅。说明沦落地靠近大海。书中四大家族在原籍各有“房分”,按清朝初期“旗人圈地”制度,所谓房分应指“皇粮庄”。在弘皙归隐地乐亭,便有“京东第一皇粮庄”的庙上崔家。这崔家在乐亭城东西大街上有五个庄园,每个庄园门前有一对石狮,号称“十狮营”。在东西大街上便有“仁义胡同”,还有古庙称“双庙”。如此巧合,想来该是作者故意用笔。再由这甄士隐名字来看,也可说是辞官后归隐的弘皙。

来看全书第一梦: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蒙胧睡去。“手倦抛书”应该是著书人借典隐说地域:北宋《增补重订绘图千家诗注释》题《水亭》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隐露归隐地海岛风情。自此,以弘皙归隐乐亭石臼坨作为真故事背景,开始了红楼长梦的幻笔记述。其中大体有两条主线:一是归隐石臼坨后发生的事件;二是弘皙自幼到辞官归隐的经历。

作者自称补记家史,却是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三大要素全用幻笔进行了遮饰。首先是打乱时间与空间概念,要进行认定,非参玄悟道不可。再就是将整个真故事化整为零,并且将一个人物的历史分散到多个替身上记述,或将多个人物的历史集中用一个替身来表述。单说成书根由部分文字,所谓石兄、空空道人等,就都属作者弘皙替身。而批书人脂砚斋,就更应该是作者化名了。此说将“脂砚斋”拆字看可见分晓。

.绛珠仙子。

绛珠草幻作黛玉,追随宝玉还泪而来。正所谓“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泪哭成此书”。黛玉还泪而来,泪尽而逝。据此,便可将黛玉视为弘皙特定时期幻身。“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康熙皇帝秘密立储,已将弘皙确定为“以朕心为心”的接班人。并在最后几年里对弘皙培养历炼,使其将来能够担当重任。“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雍正登基后,初年便写下秘密立储传位诏书,将本来应属弘皙的江山到时候还给正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雍正暴亡。弘皙深知内情,因此才有“食密青果”导致“游于离恨天外”的结局。于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用一生血泪著成此书,将真情大白于天下,来吿慰先人在天之灵。

所谓“三生石畔”,是借典寓事。相传唐代李源与僧人圆观为好友。二人同游三峡,圆观对李源说:“这是我托身的地方。十二年后的中秋月夜,在杭州天竺寺外与君再见。”说罢圆观就死了。十二年后中秋夜,李源如约到了天竺寺外,遇见一牧童口唱山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风吟月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原来该牧童即圆观的后身。从作者所借这一典籍来讲,说明不论是绛珠还是黛玉,他们的真身都应该是作者弘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