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俩红草根儿
俩红草根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0
  • 关注人气: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209)

(2012-02-19 10:28:05)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红学世家张爱玲称:“读《红楼梦》,每读皆有新发现。”精譬!此回又特写贾母张罗给凤姐过生日,意欲何为呢?见书中有批:“看他写与宝钗作生日后,又偏写与凤姐作生日。阿凤何人也,岂不为彼之华诞大用一回笔墨哉?只是亏他如何想来:特写于宝钗之后,较姊妹胜而有余;于贾母之前,较诸父母相去不远。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余者诸人,或一笔不写,或偶因一语带过,或丰或简,其情当理合,不表可知,岂必谆谆死笔,按数写众人之生日哉?迥不犯宝钗。”

俗话说“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今既解读,只得强人所难。要说书中的生日,只不过是著书人用来隐笔含情的话题,哪里会是真的给谁过生日?不过,因作者打破时空概念,这难得的时间定位就该有真情存在。顺着雍正被刺这条隐线来看,这里所谓凤姐的“生日”,自然是乾隆皇后富察氏的好日子。还是让我们来结合历史吧!雍正死于八月二十三日,乾隆的登基大典在九月初三。当然,作者为了防止“撞客着”,还是要避讳这九月初三的。于是特写这凤姐生日为初二,再用“大宴三天”及“正日子”等语来引导,仍可见这是对应乾隆登基大典而写。

正所谓“一声也而两哥”。想作者在此若一味对应“大典”而写,是非常容易穿帮的。于是,便明写“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从这回目来看,也应该含有两重意思。要说过生日,就不该是闲取乐,更谈不上“偶”字。因此说,这里的真实意境,一是在乾隆登基大典这所谓“生日”上;二是大观园群芳在禁管期间为了把曹王妃两个孩子送出去,众人给管事的凤姐摆下“鸿门宴”。

首先,用众人凑份子钱来把时空定位在群芳被禁管期间。贾母真身为曹太妃,想这老祖宗身份若想给下边那一位过生日,哪还用得着花钱?只有在禁管期间,才会出现主人尚不如仆人这一“荒唐”现象。贾母先道:“我出二十两。”这是一个月的俸禄。薛姨妈:“我随着老太太,也是二十两。”这二人是曹王妃的姑祖母和婆母,当然下大力了。邢夫人、王夫人道:“我们不敢和老太太并肩,自然矮一等,每人十六两罢了。”先有薛姨妈这客情儿都肯与老太太“并肩”,可见笔者上面判断在理。尤氏、李纨也笑道:“我们自然又矮一等,每人十二两罢。”贾母和李纨说:“你寡妇失业的,那里还拉你出这个钱?我替你出了罢。”这话怎么说?老太太有偏有向不成?李纨应是弘时遗霜,作为皇家媳妇,后文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回,说明他出这点儿钱还是小事一桩,何故要老太太垫付呢?看来,这必是作者在泄露如今日子不如从前了。再者,因凤姐儿有雍正与富察氏两个真身原型,若将这过生日的凤姐儿定位,非得有一番描补才行:“老太太别高兴,且算一算帐再揽事。老太太身少上已有两份呢,这会子又替大嫂子出十二两,说着高兴,一会子回想又心疼了。过后儿又说‘都是为凤丫头花了钱’,使个巧法子,哄着我拿出三四份子来暗里补上,我还做梦呢。”从凤姐儿这番话中可以看出两点:一,这凤姐儿应该是弘历福晋富察氏;二,老太太已有的两份应该是替曹王妃垫负。当然,怎们知是看个情理儿,没必要钻牛角尖儿。

以上若看不明白怎回事,可见凤姐儿如下释说:“生日没到,我这会子已经折受的不受用了。我一个钱饶不出,惊动这些人实在不安,不如大嫂子这份我替他出来罢。我到那一日多吃些东西就享了福了。我还有一句话呢,我想,老祖宗自己二十两,又有林妹妹、宝兄弟的两份子;姨妈自己二十两,又有宝妹妹的一份子――这倒也公道。只是两位太太每位十六两,自己又少,又不替人出这有些不公道。老祖宗吃了亏了!”这帐是怎么算的?应该是老祖宗与薛姨妈占了便宜才对呀?“这可反了!我替二位太太生气。在那边是儿子媳妇,在这边是内侄女,倒不向着婆婆、姑娘,倒向着别人,这儿媳妇成了陌路了,内侄女儿竟成外侄女儿了。”有人说公道话儿了吧!不论谁是谁的什么侄女儿,“这可反了”才是正题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