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借汉唐”隐含天机

(2011-12-26 09:09:56)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作为补记家史的谜书,《石头记》作者弘皙凭其博学宏览,寓真故事于梦幻隐笔。书中“假借汉唐”一说,便是因著书人通晓历史,提示可借汉唐时代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来解读书中谜团。

  一.隐太子之子

弘皙身世与命运与唐太子李建成之子大有相似之处:大唐盛世,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为后人颂为强国明君。然在玄武门之变中,隐太子李建成被杀死,建成之子隐姓埋名,藏身于一富商家为义子,化名慕一宽。不想,在一特殊情况下,因显露才华而被长公主看中。历经梦幻,长公主眼见慕一宽损身于烈火之中,多年后,长公主竟然惊奇地发现,这慕一宽并没有被烧死,竟是隐身寺庙,在抄写唐玄奘西天取回的真经。  

弘皙父亲胤礽出生后便册立为太子,但三十多年后却两次被废黜。弘皙作为康熙嫡孙,康熙将其选定为自己的接班人。由于康熙这一创新之举存有微瑕,在康熙离世前,因弘皙不在身边,无法按意愿来进行皇权移交。雍正即位,对圈禁的二阿哥及弘皙却是恩宠有加。史载,胤礽在病中对弘皙说:“我受皇上深恩,今生不能仰报。汝当竭心尽力,以继我未尽之志。”弘皙在雍正期间备受重用,正是如鱼得水,春风得意,后贵为宗室最高爵位理亲王。并且,雍正准备还江山与弘皙。不料,雍正被刺客杀死。弘皙因对雍正之死内幕了解过多,被乾隆用“打草惊蛇法”挤兑而辞官。但王妃曹氏却被陷害,卷入雍正死案,在被“禁管”一年以后自尽而亡。  

乾隆二年三月,雍正灵柩入陵。弘皙与诸位相同命运的宗室人等,因无名分参与送殡,便设路祭,表达其对雍正的追悼之意。乾隆四年,因弘皙在所谓原籍乐亭开办私塾,这位被康熙雍正两位皇帝选定的“正宗”继位人,被参“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乾隆召其进京,途中弘皙诈死,归隐到乐亭海隅石臼坨。乾隆七八年间,和亲王弘昼秘密来石臼坨探望弘皙,并吿之弘皙在雍正朝为军机大臣等历史被删除。故弘皙著写《石头记》补记家史。  

清史记载的“弘皙逆案”发生于乾隆四年,弘皙被圈禁,死于乾隆七年。这绝对不可轻信。解读真情,弘皙早于乾隆初年便辞官回乡,后来因乾隆对其“在野”不放心,招弘皙进京,弘皙金蝉脱壳,诈死埋名,归隐在乐亭石臼坨岛。此说有两个隐证:一是在《红楼梦》续书中,称王子腾奉旨回京升任内阁大学士,竟在回京途中奇怪而亡。这所谓王子腾,便是弘皙替身。分析王子腾途中突然死亡,实属“荒唐”。二是据《乐亭县志》所载,翰林院学士李兰,奉乾隆帝诏进京升职,在进京途中唑疮突发病死。亦有传言,说是吓死的。这李兰之死,更属“荒唐”。这两个人物的“荒唐”之死,恰恰都在说明途中诈死。弘皙并未被朝廷圈禁,而是在进京途中神秘的“死”了。此后,弘皙便隐居在被称为“世外仙园”的乐亭石臼坨。在这个小岛上,留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有实物佐证,都可印证弘皙在此岛藏身著书补记家史。  

乾隆二十四年,弘皙在孤岛隐居近二十年,因所著“逆书”《石头记》被人吿密到朝廷,召至朝廷派锦衣卫来乐亭查禁反书。进而“接二连三牵五挂四”,乾隆处理了一大批与弘皙有连络的宗室官员。要说“弘皙逆案”,弘皙著书《石头记》对当朝来讲可视为“谋逆”之举。

二.天下第一臣

对应汉朝“天下第一”的东方朔,弘皙经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东方朔之才天下公认,曾经为汉武帝立下大功。然其结局竟是被迫诈死归隐。先是爱妾刘男被陷害自尽于狱中,此与弘皙王妃被禁管宫中后自尽相吻合。后来与东方朔有兄弟之情的侠客景逵也被乾坤子等奸臣所害。最后奸人要置东方朔于死地,而汉武帝竟是不记前情,放任乾坤子等人陷害忠良。东方朔看明一切,知道只有在皇帝面前消失才可自保,便将计就计诈死还乡。  

弘皙自康熙帝秘密选定接班人后,自然深得老皇帝言传身教,学就一代圣主康熙大帝治国平天下的栋梁才华。只是因雍正夺取了皇位,作为治国贤才的弘皙才作为辅政大臣,帮助雍正治理国家。雍正初期,因有八阿哥和十三阿哥做首辅大臣,弘皙被册封多罗郡王,虽未成为首辅大臣,身位在同辈中算最高的。到雍正八年,十三阿哥胤祥去世,弘皙便成为雍正朝第一首辅军机大臣,册封理亲王。  

雍正帝自知夺了自己皇侄(胤稹过继子)的皇位,继位后便在老太后(康熙太妃曹氏)责令下写下传位给弘皙的秘密诏书,在自己百年之后还江山给弘皙。弘皙作为过继皇子,也是尽心竭力,辅佐雍正处理朝政。所谓“小惠全大体”,皇位被夺依然以大局为重,叔侄儿二人互为知己,不是亲生已然胜似亲生。  

正所谓“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康熙传位皇嫡孙弘皙,皇位被雍正夺得;雍正还大位给弘皙,皇位又被乾隆篡夺。治国栋梁以四十岁风华正茂时辞官归乡,弘皙竟与其父胤礽同样,作了两番黄帝梦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弘皙归乡后隐身著书的乐亭石臼坨,有县志记载:“志载唐太宗东征经此驻跸十九日,因名十九坨(坨中断碣已书此名)。又高各庄清乾隆四十年真武庙碑载有:‘十九坨寺僧智元云云’。环坨沙阜隆起,中凹似石臼,又名十九坨。”  

是真的唐王李世民驻跸十九日吗?若要究真的话,绝对不可能。那为什么会有此传说记载呢?还有附近的曹妃甸,传说是唐王李世民的曹姓妃子葬于此。这样传说合情合理吗?按著书人“荒唐背后见真情”以及“假借汉唐”等理念,是否在隐记弘皙的历史呢?  

据考,弘皙应于乾隆四年以后至前隆七年之前来岛隐居,到乾隆二十四年发生“葫芦庙炸供”抄检查禁《石头记》,弘皙隐居石臼坨也应该是二十年左右。是否唐王李世民驻跸十九日之说隐弘皙在坨隐居十九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冀东名山碣石山究竟在哪里至今多有说辞.论证焦点多以曹操《观沧海》诗为据.若以昌黎北山为曹公登临之碣石山,则与诗文所述有违.若以碣石山在乐亭说为考,乐亭又不见此山。何以出现两难取舍情形?笔者认为石臼坨亦可称为碣石山。

三.应梦贤臣

弘皙用幻笔补记被泯灭家史,将自家幻笔写成书中之薛家。对应大唐英雄薛仁贵,此假借之“姓”更可见顾意之笔。  

作为太宗李世民的“应梦贤臣”,薛仁贵立下十大汗马功劳,被太宗封一字并肩王,妻子柳氏封为护国有品夫人。然传说中“应梦贤臣”竟被篡为了“应梦反臣”,十大功劳也被记在了奸人名下。太宗下世,新君李治竟不容薛仁贵,诸老臣力保才免死罪,惜日一字并肩王削职为民。待朝廷用人之时请薛仁贵“出山”,薛仁贵竟是诈死埋名,后被老臣程咬金识破,才挂印出征成为平西将军。  

如此“应梦贤臣”之笔,这“假借”之笔也真是太巧了。弘皙在雍正朝可谓“光灿灿胸悬金印”,作为雍正“股肱”之臣,有多少历史被泯灭今已无法查找,倒是“弘皙逆案”有些含糊的记载,让人看了后以为这被泯灭的“薛”姓族人,是因“谋逆”被乾隆给“正法”了。更有清史记载“乾隆七年圈死于禁所”,如此“成则王侯败则贼”的历史,真得请读者“睁大巨眼”来看了。  

再有一笔,书中隐记弘皙王妃曹氏生下一双龙凤双胞子女。做为“应梦贤臣”薛仁贵的夫人柳氏,“寒窑苦度”十八年应对何情先不说,巧的是也生下来龙凤双胞胎儿女,更有后来薛丁山从军的传说。联想梦书“兰桂齐芳”,所谓“赏桂花”便在影射弘皙王妃曹氏在生子后给新生儿做“百岁儿”,可见弘皙之子“桂”后来也有一番作为。

四.邺下才人

汉末建安时的建安七子,是以曹操父子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同居邺下,也称“邺中七子”。在曹雪芹“圈内情人”所作寄怀诗中,便有“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句。这便让人联想到“七步成诗”的曹植。“煮豆燃豆笈,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植不为所容。雍正暴死,乾隆继位,弘皙被“打草惊蛇”辞官归乡。  所谓曹雪芹圈内情人,多为清宗诗诗人。他们留下来许多寄怀曹雪芹的诗文,其中不乏自谓以“驴鸣吊”手法隐含真情的文笔。“邺侯”出现在圈内情人寄怀曹雪芹诗句中,应该隐露弘皙才是“邺侯”曹雪芹真身。不然的话,江南曹家败落后的曹雪芹,怎么会有那么多清宗室的文人成为“圈内情人”呢?  

更能说明“邺侯”指弘皙的佐证,是“圈内情人”孙温《红楼梦》绘画中有一对联:“筠馆绿侵儒子塌,药榈红映邺侯书。”今解其隐含,上句说明在“丛绿堂”刺杀了雍正帝;下句说明堪称“邺侯”的弘皙著写了文学谜书。

  五.赵氏姊妹

看过历史剧《母仪天下》可对剧中赵飞燕赵合德两姊妹有一大致了解。汉成帝刘骜被这样一代绝世佳人迷惑,最终死在赵合德床上。结合《红楼梦》中人物赵姨娘影射生活原乾隆生母来看,著述人弘皙为这“争闲气”的姨娘冠以“赵”姓,也在暗示“赵姨娘”与汉代赵合德有些相仿之处。今解书中“赵姨娘问计马道婆”一段,可见其为了“环儿”继承家业而与所谓的“马道婆”二人密谋,不惜“造孽”而将“他两个绝了”。  

历史车轮总在一轮轮向前转,封建王朝腥风血雨的皇权争斗也在一轮一轮重复上演。对应《红楼梦》隐含真故事,著述人称“假借汉唐”之笔远不止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