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弑君杀父篡夺皇位(五)

(2011-12-04 08:30:52)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六、栽赃物打曹惊弘皙

既然赵姨娘与马道婆预谋好“把他俩都绝了”,仅选在弘皙给新生儿作“百岁儿”时夺皇权刺杀雍正还不可能一箭双雕。怎么才能让深知密诏真情的弘皙无话可说呢?书中对此特作交待。一是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初,便有“哪里有个叔叔往侄儿的房里睡觉的理儿?”这叔叔应该指雍正,这侄儿当然就指弘皙了。二是设鸿门宴的贾母,早就扬言醉酒后到两个可恶的“玉儿”屋里闹去。果不其然,“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刘姥姥扎手舞脚仰卧床上,酒屁臭气满屋。  

难道说是刺客将雍正尸体放到弘皙府上了吗?不可能。弘皙正值给孩子过“百岁儿”,看样子是连过三天,府上人来人往,刺客不可能将雍正送到弘皙府。而且,按茗烟与花自芳用软轿将雍正尸体送回时,特别交待“须等我同二爷还到东府里混一混,才好过去的,不然人家就疑惑了”。这宝玉(雍正)便是在东府看戏时被茗烟赚出来的,如此交待可见并没送回东府。应该是趁那里热闹,直接送回稍静一点的寝宫了。再说,若真的在弘皙府上发现雍正死尸,弑君杀父之罪当时就不可能放过弘皙的。  

那怎么来解释先前的两条交代呢?  

首先,来看书中对雍正替身刘姥姥的交代:且说众人等他不见,板儿见没了他姥姥,急的哭了。众人笑道:“别是掉在毛厕里了?快叫人去瞧瞧。”……众人各处搜寻不见。袭人敠其道路:“定是他醉了,迷了路,顺着这一条路往我们后院子去了。若进了花障子到后房门进去,虽然碰头,还有小丫头子知道;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若绕出去还好,若绕不出去,可够他绕回子好的。我且瞧瞧去。”一面想,一面回来,进了怡红院便叫人,谁知那几个房子里头小丫头已偷空顽去了。袭人一直进了房门,转过集锦槅子,就听得鼾齁如雷。忙进来,只见酒屁臭气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  

袭人这一惊不小,慌忙赶上来将他没死活的推醒……袭人恐惊动了人,被宝玉知道了,只向他摇头,不叫他说话。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合香,仍用罩子罩上。些许收拾收拾,所喜不曾呕吐,忙悄悄笑道:“不相干,有我呢。你随我出来。”刘姥姥跟了袭人,出至小丫头们房中,命他坐了,向他说道:“你说醉倒在山子石上,打了个盹儿。”

从正面看上述交待,只能是当瞎话看庄稼佬儿进城。如顺着前面杀死雍正的思路看,又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因为死人不可能再活了。真情究竟在哪儿呢?考著书人幻笔——人非物换,首先从时空上就得与前面刺杀雍正割断来看;再就是将这“没死活”的姥姥定位在雍正身上携带物证或衣服首饰上。也就是说,有刺客将雍正之物偷着送到了弘皙府上,袭人作为弘皙妾室,因早有警觉,回家发现惊天大案赃物,知道利害,便偷偷扔到“山子石上”去了。  

可以想象,当时皇上失踪该有多大动静。哪能不找呢?那么,既然此栽赃陷害一案被袭人破解了,也就该没弘皙什么事了,怎么还是牵连到了呢?  

所谓天意该着,这被袭人送走的“祸端”还是回来了。书中对此有两处交待:

一是“拾麒麟伏白首双星”。史湘云真身为曹雪芹,当时十二三岁,作为弘皙小舅子,前来给新生儿过“百岁儿”,还争抢着做东道。可就是这还不太懂大事的“史大姑娘”,在府中玩时拣到了金晃晃的首饰“金麒麟”。何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应该是因拾到这金麒麟,才使得弘皙与曹雪芹二人成为“一芹一脂”两位著书人。那么,这金麒麟是何物这样利害?今分析,可能是雍正帝宠物狗的“金麒麟套尖”。史料载雍正好玩狗,被杀时可能身边带着狗。书中宝玉入梦前也有“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说,并有凤姐“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当然,也有可能是著书人故用幻笔对应历史,究竟赃物为何今已无可考证。  二是“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所谓傻大姐大手大脚,专在贾母处干粗活。也是在府中山石背处拾到了五彩“绣春囊”,让人发现禀报了王夫人。并因此而“抄检大观园”。清史对雍正喜好香袋亦有记载,更有书中宝玉与黛玉因香袋事件而“铰香囊”。应该说这“绣春囊”也是惊天案中的物证。  

人家早已设好了圈套等着你钻,单单你又给人以手柄。雍正死后乾隆即位,圆明园中以嫌疑人身份禁管了无数人,其中包括弘皙王妃曹氏。曹家也在乾隆初年二次被抄,不用说弘皙,就连宫中老祖宗也无能为力了。书中特点“打草惊蛇法”,又借“七出”之典,写宝钗与湘云搬出大观园。实际上就是弘皙辞官归乡。

  七、冷子兴密诏存疑惑

众所周知,雍正继位不久就秘密立储。雍正为何这么早就秘立储君?为什么选中皇四子弘历?今解红楼内幕,方知过早立储是要将夺来的江山再还给人家;选中弘历是在死前被逼无奈重新选择。当然,这等天机清史不会记载。不过,都说假的永远真不了,雍正死前既仓促且违心写下的传位诏书,按理应该存有疑点或破绽。  

著书人弘皙曾两番成为密诏所立储君,不仅与密诏“有一面之缘”,而且还拥有那写明自己为储君的诏书(金鸳鸯殉主),故对传位弘历诏书的疑点非常清楚。因此,书中不仅将雍正暴死的来龙去脉进行隐述,还将雍正被逼写下的传位诏书进行了隐笔点说。  

一是借薛蟠口讲见一字画落款是“庚黄画的”,书中纠正是“与庚黄相去不远”的画家“唐寅”。这看似不学纨绔子弟出笑话儿,实际上是映射传位弘历的诏书落款有问题。  

二是借黛玉口“雅谑补余香”,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又作《携蝗大嚼图》,映射姥姥带板儿便指雍正与弘历。又以“画园子”映射写传位诏书,称“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因说起“画园子”要将众人都画进去,实际是在映射传位诏书不仅写将大位传谁,还有辅政大臣等等。雍正传位给弘历的诏书这方面可能有问题。  

三是借宝钗口“兰言解疑癖”,明确黛玉酒令存有问题——“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牡丹亭》、《西厢记》中两句话,前句可理解为天子被如何如何,后句则可理解为弘历与皇权这段“姻缘”在媒人上有问题。  

四是画园子“肚子里要有几幅丘壑”,该添的添,该减的减,该藏的藏,该露的露。一点不留神,岂不成了“笑话儿”。要插人物也要有疏有密,有高低。特写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致图样,在太太手里,照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  

因解读者无法见到诏书真本,今从谜书中领悟到一些线索,提出来仅供参考。从资料上记载的传位诏书来看,康熙自己传位都成败笔,不可能干涉本没有被康熙立为储君的雍正立储,也就不可能对年仅十二岁的弘历“恩逾常格”,还称“有英雄气概,必立为储”。雍正死后弘历继位,弘皙作为理亲王没列入四大辅臣,就算是与雍正关系不好,可皇子弘昼呢?既与弘历同龄,又都是雍正亲生子,再不济,也该进四大辅臣列在汉人张廷玉前面的。难道这位皇子也没被雍正瞧上眼?  

有秘史称雍正对弘历弘昼不分亲疏,二人同于雍正十一年二月初七封王。将弘历封为和硕宝亲王封号蕴含特定含义——锡封鉴宝命之荷。预示将授皇印给弘历。当然,清史料有许多雍正自继位之初便秘立弘历为储君的说法。这些说法的可信度确实难考,毕竟乾隆当上了大清国皇帝,成为主宰历史的胜利者。  

今按“补记家史”的谜书所隐,雍正后期对军政中枢军机处进行了充实:薛宝琴、邢岫烟、李绮、李纹同时进园入“诗社”。其中:薛宝琴即弘昼替身,这位“荒唐王爷”因“家史”也被删故与弘皙同姓“薛”;邢岫烟为雍正皇后那拉氏替身邢夫人家人,应该是原步军统领费杨古后代;李绮李纹应该是“稻香老农”胤祥的两个儿子,这绰号是因雍正三年冬,胤祥主持过新开展的直隶营田事务,雍正对十三弟两个儿子格外恩宠在情在理。    既然是“同日封王”,为何书中不见弘历替身呢?疑问还不仅于此。按书中贾环后来世袭家业来看,竟找不见这“冷子”被封的任何迹象,竟全都是“赵姨娘”如何争闲气的表述。还有就是雍正被劫持时的替身刘姥姥为“大姐儿”取名“巧哥儿”,这巧哥儿生日竟是“初七”,与史料称的“同日封王”巧在一处了。可见弘历何时封宝亲王还真不好说。  

再就是清史记载的权臣张廷玉。汉籍大臣张廷玉怎么就那样备受雍正宠信?这汉臣为何对雍正帝那样亲近了解?雍正传位密诏藏在什么地方张廷玉怎会知道?今解真情,汉臣张廷玉只是用来泯灭弘皙历史的“替身”。究竟是当时传位诏书就写成张廷玉“配享太庙”,还是后来乾隆“大修”写成的,因未见原诏,只好存疑。想那原诏若有“瑕疵”,乾隆再“纨绔”也该知道其利害。  

前清史只见康熙传位和雍正暴死成为谜案,尚未对乾隆继位提出疑问。真不知乾隆用怎样的“导”法大修《四库全书》而修来了“十全”殊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