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弑君杀父篡夺皇位(四)

(2011-12-02 08:32:07)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四、失通灵被刺丛绿堂

  俗语讲“舍下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强迫皇帝改写传位密诏又该当何罪呢?只有先下手为强,杀掉雍正,拥立新君。这一结果,在“魇魔法”处作了明确交待:“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通灵宝玉被称为“命根儿”,真若失却,哪还有性命可在?

看这主办鸿门宴的老亲家如何安排:贾母道:“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那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哪两个玉儿令这贾母可恶呢?当然是传国玉玺与传位诏书(通灵玉)了。这是著书人在指点雍正帝怎样一步步走上归天路的。  

第一步,刘姥姥所带的板儿在此幻指弘历,用佛手换来大姐儿的柚子,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玩,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著书人在此特批:“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  

应该说,这香橼就是映射宝玉,也就是通灵宝玉。到了板儿手,竟被当球踢着玩。著书人在说明什么?这一问题不好说,暂不多言。  

第二步,刘姥姥与贾母到栊翠庵品茶,临走将那“成窑五彩小盖钟”带上。所谓“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要说妙玉洁癖,绝非不要污了的茶杯这样简单。这里刘姥姥带走的“成窑杯”,应该是传国玉玺——雍正敕命之宝。既然改写了传位诏书,没有这皇帝宝印可不行。  

按著书人“一笔不写一家文字”来讲,此举还可另有他解。因解读者无著书人妙笔,只好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故不另解。  

第三步,刘姥姥被带至“省亲别墅”。看这刘姥姥所走路径:只觉得眼花头眩,辨不出路经……忽见一带竹篱……顺着花障走了来,得了一个月洞门进去。只见迎面忽有一带水池……上面有一块白石横架……顺石子甬路走去,转了两个弯子,只见有一房门。于是进了房门,只见迎面一个女孩儿,满面含笑迎了出来。

  先说这“省亲别墅”。书中曾有大篇幅介绍省亲,也曾有贾政迷路之文,环境与此恰巧相符。其中有批:“此时”句以下一段,似应作注——其作《省杀赋》之注——或以讹作讹,不可知。绮园。分析书中省亲之文,虽映射颇多,据此批则可见这省亲别墅隐含杀机。既然是省亲,怎会带来杀机呢?见下面看似游戏笔墨的泄真情节就可豁然开朗。

  刘姥姥忙笑道:“姑娘们把我丢下来了,要我碰头,碰到这里来。”说了,只觉那女孩儿不答。刘姥姥便赶来拉他的手,“咕咚”一声,便撞到板壁上,把头碰的生疼……一转身得了一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找门出去,哪里有门?左一架书,右一架屏。刚从屏后得了一门转去,只见他亲家母也从外面迎了进来。刘姥姥诧异,忙问道:“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亏你找我来。哪一位姑娘带你进来的。”

在清孙温“赵姨娘问计马道婆”画中有联:“芸馆绿侵儒子榻,药榈红映邺侯书。”看来这“丛绿堂”应该就是雍正帝归天的地方。书中对这施暴的情节仅见于“铁网山打围”,冯唐冯紫英爷俩(二马)“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参与打围的冯紫英竟叫“兔虎捎一翅膀”落下“青伤”,使得“怪道前儿初三四儿”赴席不见。这“冯”直指马家;这“初三”又是乾隆登基大典的正日子。与姥姥编瞎话儿时“马棚”走水联系起来,更有刘姥姥在“省亲别墅”见到“姑娘”与“亲家母”,都与“马道婆”把他俩都绝了的毒计密不可分。  

书中进一步介绍这“省亲别墅”:“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了罢?”想毕,伸手一摸,再细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因说:“这已经拦住,如何走出去呢?”一面说,一面只管用手摸。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创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忽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一歪身就熟睡在床上。

  这里讲述的应该是圆明园西洋迷宫。看来雍正帝就是在这里被“亲家母”一伙人刺杀的。著书人在抄检大观园处借探春之言表露真情:“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五、突驾崩引发葫芦案

雍正帝在短短两天“秘密立储”后便龙驭上宾了。“贾环篡夺了宝玉的世袭权”,这个“冷子”出人意外的兴旺起来,登上大清皇帝宝座。难道朝中王公大臣就没有“明事理”的人?当然有,而且还不在少数。著书人在多处对当时朝局作了隐述。  

首先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所谓葫芦僧,理应指身处谜案关系重大的弘皙;葫芦案也只可说是这雍正暴死的谜案了。作为弘皙替身的贾雨村,在“薛蟠”等权臣拿出先皇康熙本就传位弘皙的“英莲”来“正大统”形势下,因没能“大丈夫相时而动”乱判此案,导致“不仅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的结局。可见朝中大臣应该知道雍正帝根本不可能在正常情况下传位给弘历。  

其二是“起嫌疑玩童闹学堂”。所谓闹学堂,应该映射闹朝堂。宝玉(乾隆)带秦钟(传位诏书幻身)上学堂,竟因秦钟惹事儿,使得金荣等大打出手。回顾太虚幻境中警幻携宝玉来至“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这好个所在,众仙子一见宝玉都怨谤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地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这便说明众大臣都知道理应弘皙继位。  

来看书中一段大臣“戏闹”表述: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却都是闲时。贾环(乾隆)也过来顽,正遇见宝钗(弘皙)、香菱(康熙传位诏书幻身)、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顽……头一回自己赢了(当上皇帝),心中十分喜欢。后来接连输了几盘,便有些着急。赶着这盘正该自己掷骰子,若掷个七点便赢(映射“弘皙逆案”七家王爷),若掷个六点,下该莺儿掷,三点就赢了。因拿起骰子来,很命一掷,一个作定了五,那一个乱转。莺儿拍着手只叫“幺”,贾环便瞪着眼“六、七、八”混叫。那骰子偏生转出幺来。贾环急了,伸手便抓起骰子来,然后就拿钱,说是个六点。莺儿便说:“分明是个幺!”宝钗见贾环急了,便瞧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则声,只得放下钱来,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在眼里。前儿我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皇权输没了),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

一段戏说可谓当时朝局内幕。  

再就是“冷二郎一冷入空门”。贾琏(李煦之子、雍正朝国舅爷、九门提督)作媒将所谓尤三姐嫁柳湘莲,也与那“葫芦案”异曲同工。只不过这柳湘莲因“洁癖”退亲,索回祖父所遗“雌雄宝剑”,使得“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那么多有权有势的宗室亲王要拥立弘皙,就因弘皙思前想后怕担“篡国”罪名,将唾手可得的皇权再次丢掉。  

既然是乱判了葫芦案,后来这葫芦僧也只好自食苦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