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125)

(2011-09-23 08:48:46)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其实,正因作者将人物与原型故意写乱,才使得按常规法儿猜解会觉得对不上号儿。一旦掌握了作者幻笔描述人物的方法,便会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比如此处“史大姑娘来了”。这位说来就来想走就走,时不时还住上几天的“大小姐”,可谓是书中神秘人物。若将他的所做作为汇聚起来,就会发现他恰恰符合“正面是美女,背面为须眉”的人物特点,因为他的真身原型是曹雪芹。而在宝黛钗三个人物上,因为有钗黛一身这一特别之处,这就给解读真情添了不少麻烦。作者还实不时制造点儿“第三者”来捣乱,弄得难解难分。若掌握了其“二人一身”这一特点,大可将出现矛盾的黛玉作为点情说事儿的“影子”。

再如写宝玉与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与宝钗怎会顽笑呢?宝玉倒无所谓,表面看上去就是一“遮天大王”,做什么事都不为怪。可宝钗就不对劲了!宝钗可是沉稳庄重,大家闺秀,怎会有此不检点之举呢?实际上人家是正经拜堂成亲的两口子,在一起顽笑又算得了什么?不过,这层窗纸作这是不会捅破的,甚至有时还故弄玄虚。此处便有脂批:“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泄漏文章之精华也(什么精华)。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之事,有何趣味哉?”

什么后文成其夫妇?那前面二人在里屋“比通灵”又怎说?书中真情本就有两条线在叙说,更有前移后挪的时空遂道,哪里是“后文”是说不清的。当然,多会想到续书宝玉与宝钗结合。这一点请读者注意,本书第一回既有真故事开始,也有真故事结尾。及至到《芙蓉女儿诔》一回,所有真故事都作了隐述,已然是结尾了。续书只不过是将前文所述进行了一番“补充说明”。当然,这是笔者观点,并不想强加给读者。

此回最后才是黛玉如何“俏语”谑娇音:“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说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话虽此说,想是作者“卖弄”之故,曹雪芹小时候肯定不会“咬舌子”的。作者在此作批:“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则不美矣。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注意此说)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与憨湘云醉卧来看此)湘云立于纸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

批语是将湘云说成美女吗?恰恰相反!什么“史大姑娘”,分明是少年公子。看这湘云开始反击了(姑娘小姐早被羞回家了):“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天生带来)。你自己便比世人好(点击要害),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伏你。”还有黛玉不敢的?“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个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这下好了,把你的老对手搬出来了,看你怎讲。“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哪里敢挑他呢!”谁说不是?本就是一真一幻,两个人物表现一个真身,搞自我批评也得分个场合不是?眼见没话说了,便有宝玉“用话分开”,要落幕了。

不想这“憨”湘云竟是不依不饶:“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子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

这话可有点儿过份。然谁叫你爱说人家来着?倒是可见真情泄漏出一点儿:正是这个什么“林姐夫”,后半生在归隐地听见了许多“爱”、“厄”娇音。不然怎会如此“卖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