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94)
(2011-08-23 07:44:24)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再说元春第二个真身原型――乾隆第一个皇后马皇后。此笔先道庆贺寿辰酒宴上忽有圣旨,且唬得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再结合贾母“心神不定”来看,倒像是有大麻烦了。果不其然,作者那暗号“马”字又出现了――“六宫都监夏守忠乘马而至……至檐前下马……乘马去了。”难道前清内侍太监继承了前明太监随军督战的光荣传统?不会吧!谁见过太监越马扬威于阵前?充其量也该是坐车的份儿。即便是我们孤陋寡闻,作者写这太监乘马、下马、上马也属“荒唐”用笔。目的当然明了:这是在泄漏故事发生地为马府。
要说乾隆孝贤皇后富察氏“才选凤藻宫”,应该是十分贴切的。从书中对马家人的描述来看,马家可说是刺杀雍正的真正原凶。作者对应马皇后投水自尽,拟写“警幻仙姑赋”让读者将警幻与马皇后相联系。又称其来自“放春山遣香洞”,说明这马皇后家族才是大观园“诸芳尽”的制造者。结合清史,富察氏马皇后死于乾隆十三年。这位在乾隆登基立过汗马功劳的孝贤皇后,在陪同乾隆出巡途中不知何故自舟上投水自尽。想来这也属报应吧(后文有“红楼梦外梦”作了细述)。应该说,这也恰好应在凤凰落在水藻上――“凤藻宫”。
时有“曹雪芹”对此事件的即景诗文:“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意思好像是说可以将此事排演一出好看的戏剧大家观赏。红学家蔡义江先生考证此二句诗,是作者在《红楼梦》书外仅留存的两句。诗文见于敦诚《四松堂集.鹪鹩庵笔麈》,记曰:“余惜为白香山《琵琶行》传奇一折,请诸君题跋,不下几十家。曹雪芹诗末云: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亦新奇可诵。曹平生为诗大类如此,竟坎坷以终。余挽诗有‘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之句,亦驴鸣吊之意也。”
按敦诚所记,其所谓“驴鸣吊”,即为了追忆亡友生前习好所长而用其法来表示悼念。在弘皙归隐的乐亭县,有“乐亭皮影”流传至今,其独特的“影人儿”就是用驴皮制作的,更兼唱腔似有“驴鸣调”。敦诚作《琵琶行》时请诸君(应该有弘皙在场)题跋,这《琵琶行》便有隐含“四王出行”之意。再结合“曹雪芹”所作诗文,便可见是弘皙的诸多宗室亲友在一起,就马皇后投水自尽之新闻而题跋作诗。当然,这次聚会题诗应该是在弘皙归隐的石臼坨,属秘密进行。由此可见,众宗室诗人对马家是痛恨至极。
对马皇后投水自尽的隐述,先是在“王熙凤恃强羞说病”回中,凤姐作了一个红楼梦外梦――“梦中夺锦”,其中批注有“数十年后矣”,并有“江淹才尽一兆”。再就是续文“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中,写元妃“痰塞口涎,四肢厥冷,汤药不进,连用通关之剂并不见效”。可见是投水捞出后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