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副其实的“黄叶村”----河北乐亭菩提岛是大观园原型之一(十)

(2011-08-06 07:50:40)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5.“洞天福地”与“真如福地”

在《石臼坨纪略》前两句,便是“洞天福地,妄夸仙境于只园。圆峤方壶,多现神山于渤海。”试想,石臼坨因何被称作“洞天福地”呢?又因何说成是“神山仙境”呢?其所谓“洞天福地”,让人联想到康熙御笔“福”字。清康熙皇帝御笔之“福”,可说是最能代表康熙帝的特别标记。这缘于康熙帝传世御笔极少。再就是康熙帝幼时避痘得福之地,岛上楹联“天临孤竹国”,以及《纪略》中的“嵌二龙于如来殿下”,都在暗说有皇帝到过此岛。  

而在《红楼梦》中,则有与这“福地”相对应的“真如福地”。来看“得通灵幻境悟仙缘”一节,首先从这回目就可知是有真情所露。书中按表:宝玉的魂魄早已出了窍了(梦幻之中见真情)。恍惚间见那送玉的和尚。和尚拉宝玉到了个荒野地方,远远望见一座牌楼,好像曾到过的。只见恍恍惚惚来了一个女人。宝玉心想:“这样旷野地方,哪得有如此的丽人,必是神仙下界了。”(此便是作者梦幻笔法。既是“得通灵”于“幻境”,这尤三姐便是通灵玉的幻身。)见那女人和和尚打了个照面就不见了。宝玉一想,竟是尤三姐的样子,越发纳闷:“怎么他也在这里?”那和尚拉宝玉过了牌楼,只见牌上写道“真如福地”四个大字,两边对联:“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此一节虽为续书,但可明显看出是在隐说真情,是在说明这“真如福地”,就是文中所谓的“太虚幻境”。此说作者在后文归结时,有“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可见《石臼坨纪略》中“洞天福地”并非无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