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真故事(64)
(2011-07-24 07:23:51)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比通灵”还有一种含义。弘皙作为首辅军机大臣,掌管军机处“印钥”。宝钗将金锁掏出来,是透露其真身为军机大臣。在宝钗“解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处,脂批仅有一字:“细!”怎个细法儿?应该是这“大红袄”。批书者因怕“泄真”将说明问题的批语批在后边:“在宝卿口中说出玉兄学业,是作微露卸春褂之萌耳。是书勿看正面为幸。”何为“卸春褂”?那“大红袍”应该是一品大员的官服才对。那么,弘皙所佩“金印”也可视为“金娃”。而曹王妃作为“神瑛侍者”宝玉原型,他又可视作“玉郎”。只不过这玉郎却是女儿身。因通灵玉幻指康熙传位诏书,如此将传位诏书与金机大印联系在一起,传国大业也就落在弘皙身上了。书中对通灵宝玉进行了详细解读:“一除邪祟”,对应康熙传位种种传说;“二疗冤疾”,疗胤礽两次被废黜太子时蒙受不白之冤;“三知祸福”,继位补天,自然是大福大贵,但是祸福相依,雍正竟被刺皇宫。
来看“宝玉大醉绛芸轩”。这大醉的宝玉,应该是著书人幻笔写雍正帝被刺客劫持。有脂批道:“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今加‘大醉’二字于石兄,是因问包、问茶、顺手掷杯。问茜雪、攆李嬷,乃一部中未有第二次也。袭人数语,无言而止,石兄真大醉也。余亦云:实实大醉也,虽难辞醉闹,非薛蟠纨绔辈可比。”
批语最后一句排除了这宝玉代指弘时的可能。那么,写宝玉没有喝多少酒便醉了,说明这宝玉之醉绝非真的醉酒之醉,而是著书人借写宝玉之醉,隐含雍正帝被刺客控制的两天内遭受严刑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