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真故事(41)
(2011-06-20 09:34:14)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首先,明言“金陵十二钗”,叙述册籍判词却是十一正册。为什么竟少一册呢?过去,都以为在头一页中含有两个人,即黛玉与宝钗,这样仍是十二人。那么,作者又因何这样安排呢?总不会是因黛玉和宝钗二人不好排出先后来而必须放在同一回中罢!若按此逻楫推理,好像又副册的晴文便不应排在袭人之前。
在甲戌本凡例中,作者特有提示:“红楼梦旨义,是书题明极多。一曰《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又翻出金陵十二钗之薄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分析这一段意思,竟是对题名《金陵十二钗》自露疑点。为何曰《金陵十二钗》点睛之笔的十二钗正册故意少去一册?作者又何故在凡例中提出疑点?想来这问题可算是关键,不然这回目也不会用“指迷十二钗”。迷在何处?怎样指迷?按真故事来讲,作者少这一册的用意,在于对应雍正创建的军政中枢军机处。清史载,军机处初始三人,后来增至十一人。弘皙便一直在军机处为军机大臣。定名《金陵十二钗》,一是这军机处人员加上雍正帝,作为当时清朝权力中心,刚好十二人;二是对应清宗室十二个等级爵位。
前一篇:细品红楼真故事(40)
后一篇:细品红楼真故事(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