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真故事(34)
(2011-05-29 08:14:25)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文化 |
絮絮叨叨,说来说去,笔者也觉得乱。“越乱越好!”这是作者笔法,要解开谜团,就得仔细梳理。书中人物变幻莫测,有“正邪两赋”的,有“阴阳一身”的,有“一人多身”的,有“多人一身”的,要想定位,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偏偏笔者与大师文笔差距甚远,一时半刻解不清楚也属无奈。
回中有一甚“荒唐”的闹剧――宝玉摔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说黛玉进府表达了弘皙多次进府的情景,也就必然有一次要见到“混世魔王”弘时。弘时大概比弘皙小十岁,因是雍正帝长子,按常理他应该是皇位继承人,故作者才将其幻身为宝玉。不过,这位皇子却偏“不是这条船上的货”,对继承皇位似乎不感兴趣儿。从宝玉(弘时)对黛玉(弘皙)二人知心知己上看,弘时对弘皙原为康熙接班人是清楚的。
正因如此,书中写二人刚一见面,这宝玉便“杜撰”起来,接着便问“可也有玉没有?”还明确“众人不解其语”。当然不解了!此话只有他二人才理解。黛玉先想“因他有玉,故问我也有无”。荒唐!这算什么话题?“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亦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可不是怎的!通灵玉能让石头去补天呢!于是,借一番闹剧,将那“命根子”表述出来,为以后“摘玉”作伏笔。
前一篇:细品红楼真故事(33)
后一篇:细品红楼真故事(3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