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2017-10-15 21:12:12)
标签:

转载

2016. 6. 10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天洛阳市以东15公里处,始建于西周初年,废弃于唐初,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KGZEIA4b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灵台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大郊寨村北(即东汉洛阳城南郊),灵台是东汉时期研究天文、气象的专用建筑,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国家天文台,使用时间长达250年之久。东汉科学家张衡亲自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并设计制造了“地动仪”、“浑天仪”等精巧绝伦的科学仪器。
http://s8/mw690/003xfhLBzy73KGC1HCf0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明堂遗址位于灵台遗址东面,创建于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明堂是“天子太庙”,皇帝在此祭祀祖先、接受臣属朝拜。而“天子之学”辟雍位于明堂之东,是皇帝“行礼乐,宣德化”的场所。
http://s2/mw690/003xfhLBzy73KPgLrmV2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太学遗址位于辟雍之南、明堂之东。东汉太学始创于建武五年(29),后屡加扩建,至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西晋建立后,依汉魏之制再兴太学。咸宁二年(276),于太学之外又立“国子学”,二学并存,同为高等学府。晋惠帝时规定,凡五品官以上子弟可入国子学,六品官以下的子弟则入太学。
http://s3/mw690/003xfhLBzy73KHUW0Vk3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熹平石径残块,东汉(25-220),洛阳偃师汉魏城南太学遗址出土。东汉熹平四年(175),汉灵帝指令大学者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即《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立于东汉太学讲堂前,供太学生观摩。目的是统一儒学经典文字、平息古今版本之争。石经碑以隶书体刻写,共46块,史称“熹平石经”。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Jy91cy67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几何纹方砖,东汉(25-220),洛阳偃师汉魏城南太学遗址出土。
http://s10/mw690/003xfhLBzy73Jy8Yf9va9&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筒瓦,东汉(25-220),2006年偃师白草坡村东汉帝陵陵园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3Jy93z723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关”字瓦当,东汉(25-220),汉魏洛阳故城出土。
http://s8/mw690/003xfhLBzy73Jy96sET3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刑徒墓地里埋葬的是东汉时期为修建洛阳城而死的刑徒,刑徒来源遍及9个州所辖的39个郡国167个县的狱所,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
http://s2/mw690/003xfhLBzy73JzxV5E57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刑徒墓都是极窄小的长方形竖穴土坑,排葬密集。每排间隔约0.5~1米,墓与墓的间隔20~40厘米,最密集处仅相隔10~15厘米。薄棺装殓,很少随葬品,一般在棺上扔置一、两块青砖,砖上镌刻死者姓名、刑名、输作前的郡县狱所,以及死亡日期等。
http://s5/mw690/003xfhLBzy73JzzntUE04&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JzxSWlfc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髡(kūn)钳朐(qú)平”刑徒砖,东汉(25-220),1964年偃师大郊村出土。,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是古代一种耻辱刑;钳,指颈上套着铁圈(刑具),朐(qú)平应该是地名,徒刑的籍贯。
http://s8/mw690/003xfhLBzy72WAQbHsb6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髡(kūn)钳却威”刑徒砖,东汉(25-220),1964年偃师大郊村出土。
http://s15/mw690/003xfhLBzy72WAQfcked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汉代一官一印,以钮制和印章材质区别官阶。应劭《汉官仪》载: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
http://s12/mw690/003xfhLBzy73JVxpfHd9b&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驸马都尉”银印,东汉(25-220),洛阳出土。高2.1厘米,方形钮,正面篆书“驸马都尉”四字。驸马都尉为汉武帝时始置,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皇帝出行时乘坐的车驾为正车,其他随行的马车均为副车。正车由奉车都尉掌管,副车由驸马都尉掌管。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Z41MdES6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称额驸。
http://s6/mw690/003xfhLBzy73JWOhvW5a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官印,由左至右:铜“军司马印”、铜“别部司马印”、铜“部曲将印”、铜“军曲侯印”、铜“假司马印”,1972年洛阳孟津李家村窑藏出土。
http://s7/mw690/003xfhLBzy72Z5FeHNY8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6/mw690/003xfhLBzy73JVxkanX0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龟钮铜印,东汉(25-220),洛阳储运站汉墓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2Z41K2ta7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L0iOkhY7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搅胎玻璃瓶一组,东汉(25-220),1987年洛阳市郊机车厂东汉墓出土。瓶高13.5厘米,采用吹制法成型,质地坚硬,扣音清脆,从口到底有旋转的白色拉丝花纹。内层呈金黄色,较薄,迎光转动可变成蓝色。外层为褐色带白斑,略厚。此种形制的玻璃瓶当是从国传入的。
http://s9/mw690/003xfhLBzy72TlRoQfC4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搅胎玻璃瓶,东汉(25-220),1987年洛阳市郊机车厂东汉墓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TlRsAum7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两汉时期,社会中广泛流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人们用陶土烧制出模型,为自己营造死后生活的世界。东汉墓葬随葬的陶器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大量的生活器皿,也出现了大批式样繁多的陶制建筑明器。这些建筑明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建筑的形象与结构,是汉代地主庄园生活的缩影。此两坡式陶作坊即为东汉时期的随葬明器,洛阳黄岗冶炼厂汽油库汉墓出土。
http://s10/mw690/003xfhLBzy72TlRA0lj79&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绿釉陶院,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4/mw690/003xfhLBzy72TlRwZj50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绿釉陶楼,东汉(25-220),洛阳宜阳出土。
http://s12/mw690/003xfhLBzy72TlRDVoL1b&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TlRIYfob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百花灯,东汉(25-220),洛阳汉墓出土。灯高92厘米,座径40厘米,陶灯共有十三盏,造型挺拔,五彩纷呈,它所塑造的神禽异兽、仙人跨龙等题材,反映了汉代社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道家思想,造就了一种人神共处,人神共乐的梦幻图景。
http://s5/mw690/003xfhLBzy72Z425McQ94&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亭式陶井,东汉(25-220),洛阳唐寺门汉墓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TmG1LoC4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带棚陶井栏,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3/mw690/003xfhLBzy72WGovR621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作坊,东汉(25-220),洛阳人民汽车站汉墓出土。
http://s2/mw690/003xfhLBzy72TmG46w96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长方形灰陶灶,东汉(25-220),洛阳16工区汉墓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TmG7Q7gf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猪圈,东汉(25-220),洛阳大化纤汉墓出土。
http://s1/mw690/003xfhLBzy72TmG9ySc00&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灰陶风车与米碓,东汉(25-220),洛阳林校汉墓出土。高18.5厘米,长26厘米,由漏斗形高槛、风车、长方形风箱、米碓、曲轴和底盘组成。
http://s12/mw690/003xfhLBzy72TmGpfir8b&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浮雕龙纹陶井栏,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7/mw690/003xfhLBzy72TmGuRCud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井栏浮雕龙纹放大
http://s1/mw690/003xfhLBzy73JCbjf1Kc0&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百戏陶佣,东汉(25-220),洛阳汉墓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Z41ZrcK6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各种粮食作物的碳化标本,东汉(25-220),洛阳汉墓出土。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KPM5UYde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绿釉攒尖顶陶仓,东汉(25-220),洛阳市博物馆藏。
http://s6/mw690/003xfhLBzy72ZfD3weVd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朱红隶书“小麦万石”灰陶仓,东汉(25-220),洛阳汉墓出土。
http://s3/mw690/003xfhLBzy73JItQJHka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绿釉提篮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2ZhbpY4v0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绿釉井栏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2Zhbt4ZNe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朱红隶书“月脯”灰陶盖鼎,东汉(25-220),洛阳纱厂化浆车间汉墓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2WFqInE3a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人物陶奁(lián) ,东汉(25-220),洛阳出土。奁是古代专门放置女性梳妆用品的器具,款式多种多样,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观赏性。
http://s14/mw690/003xfhLBzy72Zrbg6pn4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云气纹陶奁(lián) ,东汉(25-220),1991年洛阳汉墓出土。
http://s2/mw690/003xfhLBzy72ZrbigLLd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龙纹陶方奁(lián),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ZrbngZce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六博案,东汉(25-220),洛阳嵩县库区乡吴村出土。高6.5厘米,六博案是古代汉人玩六博游戏的棋盘。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TmGyFJM4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六博”为汉代盛行的一种智力游戏,玩者将六枚“箸”投于枰上,视所得筹数决定自己在棋盘上的行路,可以两人对弈,亦可四人对弈。
http://s13/mw690/003xfhLBzy72TmGCCmw7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解注瓶,东汉(25-220),1954年洛阳西郊汉墓出土。小口、圆腹、大平底。腹部周壁有朱书符箓一道,符箓意义不解,符文后有“解注瓶,百解去(长?)如律令”九字。在墓葬中放置解注瓶,是希望墓主人的安宁不被邪魔侵扰,同时家人也希望墓主人的灵魂安息,不会返回阳世滋扰,所以解注瓶又叫“镇墓瓶”。
http://s6/mw690/003xfhLBzy73K0NIp5X8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两汉交替时期,政局混乱,王莽新朝在17年时间里,进行了五次货币改制,其铸行的钱币品种之多,币值之高,在世界货币史上都是罕见的。其中金错“一刀平五千”,形制独特,不同凡响。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K28fJlUc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错金“一刀平五千”铜钱,东汉(25-220),洛阳出土。金错刀以其独特的造型,考究的铸造工艺,隽秀的文字,以及诸多的千古之谜而倍受世人喜爱,甚至有“钱绝”之美誉。
http://s7/mw690/003xfhLBzy72ZJuv18Wb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鎏金“大泉五十”铜钱(左)、鎏金“半两”铜钱(右),东汉(25-220),洛阳汉墓出土。
http://s4/mw690/003xfhLBzy72ZKw4laP5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郡国五铢钱铜范,东汉(25-220),洛阳王城公园水池工程出土。
http://s3/mw690/003xfhLBzy73K2uvvJo2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汉代铜器崇尚实用,设计取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纹饰趋向朴素简约,造型轻巧又富想象力。洛阳汉墓出土的铜器除明器外,有一部分是实用铜器,形制多样,花纹细致优美,工艺以范铸为多,兼有鎏金、错金、镂空等特种工艺。
http://s3/mw690/003xfhLBzy73KRbt2rUf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蒜头铜壶,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14/mw690/003xfhLBzy72ZreETBr6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鹤钮盖铜壶,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14/mw690/003xfhLBzy72ZreJNKt5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铜灯,东汉(25-220),洛阳火车站汉墓出土。通高12厘米,灯盘、铜人和底座三部分分别铸造,而后焊接而成。灯盘扁平,下有一柄,铜人头微抬,两眼上视,头上长发后垂翘起,右臂伸出擎灯,左臂下垂,手扶膝,单膝跪于案上,案面长方形,下设四足。
http://s5/mw690/003xfhLBzy72Z41G7as24&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铜雁足灯,东汉(25-220),洛阳偃师高龙乡石牛村出土。雁,在古代人心目中是一种信鸟,雁足灯常用于古代男女结婚时的装饰品。
http://s8/mw690/003xfhLBzy72Z41CeLZ7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镂空花边铜温酒炉,东汉(25-220),洛阳金谷路24号招待所汉墓出土。古人喜欢把酒温烫了再喝,温酒炉就是温烫酒壶的一种小型炭炉。此温酒炉上部放酒壶,下面是炭炉,既能上下分开,又能合体合用,外表浑然一体。
http://s7/mw690/003xfhLBzy72Z41TlfU4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龟形铜水注,东汉(25-220),洛阳偃师出土。水注是我国古代文人书房中的重要辅助用具,其主要功能是盛水以供磨墨之用,也称“水滴”“砚滴”。
http://s2/mw690/003xfhLBzy72Z41I2773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龙首柄铜烫斗,东汉(25-220),洛阳汉墓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2Z41VkyXc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铺首衔环带盖铜盆,东汉(25-220),洛阳焦枝铁路出土。
http://s13/mw690/003xfhLBzy72Z41XCBCa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各式各样的铜带钩,东汉(25-220)。
http://s10/mw690/003xfhLBzy72ZreLW2Jd9&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鎏金铜摆件,后排从左至右:鎏金铜独角兽、鎏金铜象、鎏金铜牛,洛阳偃师寇店乡李家村出土。前:鎏金铜龙手柄,洛阳偃师寇店乡西朱村出土
http://s13/mw690/003xfhLBzy72Zccg9vmb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王公西王母车马画像铜镜,东汉(25-220),1955年洛阳市郊区岳家村汉墓出土。直径19.2厘米,背面浅浮雕花纹图案分内外两区,外区略高,饰云纹带、三角锯齿纹带、栉齿纹带和铭文带各一周;内区饰王公、王母、车马两兽等半浮雕图案,此铜镜是中国北方及中原地区罕见的珍品。
http://s14/mw690/003xfhLBzy72WGWdJiRb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羊作”龙虎对峙铜镜,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4/mw690/003xfhLBzy72WGWgggPb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长乐”四乳变形草叶纹铜镜,东汉(25-220),洛阳金属材料公司宿舍楼汉墓出土。
http://s6/mw690/003xfhLBzy72Z41cMyF9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四龙纹博局铜镜(左);“张氏”铭龙虎纹铜镜(右),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13/mw690/003xfhLBzy72Z416wAke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伏人玉环,东汉(25-220),洛阳涧西158厂汉墓出土。对角长12.7厘米,口径9.8厘米,整体呈现鸡骨白色。外侧刻饰有爬伏四人,伏人脑后饰垂发髻,巨目大鼻,脊背高拱,四肢抱环,双腿呈鱼尾形。形态质朴,外方内圆,艺术效果十分理想。
http://s16/mw690/003xfhLBzy72Ze4r1hl1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玉握猪东汉(25-220),洛阳市机瓦厂汉墓出土。长11.6厘米,长条卧状,圆雕雕出耳、鼻、目、尾等。
http://s7/mw690/003xfhLBzy72ZccDGESd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透雕龙凤纹玉佩饰东汉(25-220),洛阳机瓦厂汉墓出土
http://s13/mw690/003xfhLBzy72Ze4oQZma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玉婵东汉(25-220),洛阳博物馆藏。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的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于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LH4Uwr46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龙首白玉勺,东汉(25-220),洛阳博物馆藏。
http://s8/mw690/003xfhLBzy72Zcckrhd7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蟠龙玉佩东汉(25-220),1988年洛阳郊区机车厂汉墓出土。
http://s3/mw690/003xfhLBzy72ZccmgzUc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玉带钩一组,龙首玉带钩(左)洛阳市商业学校汉墓出土;雕龙玉带扣(右),1983年洛阳市瀍河区汉墓出土。
http://s13/mw690/003xfhLBzy72ZccnNHS2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双龙玉剑首东汉(25-220),1985年洛阳市吉利炼油厂汉墓出土。剑首是镶嵌在剑柄顶端的装饰品,以玉或金属制成,扁圆形,其上镂有花纹。剑首除作装饰外,也是区分等级的标志。
http://s3/mw690/003xfhLBzy72ZccrU9sd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骨尺东汉(25-220),1971年洛阳市郊区汉墓出土。
http://s5/mw690/003xfhLBzy72ZcctLDed4&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9/mw690/003xfhLBzy73LIezoG41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汉代墓室壁画装,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高官显贵或地方豪绅。早期壁画内容多为神灵、仙人等,是汉初黄老思想的折射;中期反映儒家思想的历史故事和神学谶纬意识愈见盛行;至东汉时,壁画内容多为反映墓主人身份和财富的宴饮歌舞、车骑出行等场面,反映出人们由幻想与迷信转向现实的心理。
http://s13/mw690/003xfhLBzy72Zrhootma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东汉墓室壁画砖
http://s4/mw690/003xfhLBzy72ZJuzkpte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3/mw690/003xfhLBzy72ZfCB5Bqb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ZfCDxpw3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壁画在墓葬中的位置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K4kXK6q2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6/mw690/003xfhLBzy73K4kUXFX1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草叶纹釉陶罐,东汉(25-220),2000年洛阳市吉利区炼油厂汉墓出土。高19.6厘米,肩部饰以四组横置的白色S形草叶纹。此陶器为低温铅釉陶器,釉料中加入铅,既降低了釉的熔点,又增加了釉面的亮度,使铜、钛着色剂呈现出美丽的色彩。低温铅釉陶是汉代制陶工艺的一个杰出成就。
http://s4/mw690/003xfhLBzy72ZfD0cZJf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褐釉熏炉,东汉(25-220),2004年洛阳王城公园东汉墓出土。通高28.2厘米,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采用立体堆塑工艺,在器盖部分塑造出一座猛兽遍布的山峰,一力士左手按住豪猪颈部,右手执铖举过头顶,怒目圆睁,形象生动。器座为一猛虎蹲伏于地,回首撕咬,尾巴还斜斜地搭在前面的爪子上,意趣盎然。
http://s5/mw690/003xfhLBzy72ZfCWEdud4&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釉陶盆,东汉(25-220),2000年洛阳市吉利区炼油厂汉墓出土。
http://s6/mw690/003xfhLBzy72ZfD5G4d5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黄釉熊足陶樽东汉(25-220),洛阳出土。
http://s6/mw690/003xfhLBzy72Zhbo3pH5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mw690/003xfhLBzy72ZhhuUoM20&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mw690/003xfhLBzy72ZJuXH0c60&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ZJv4v8uf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1956年,洛阳涧西矿山厂内发现一座曹魏正始八年(247)砖室墓,随葬品较为丰富,尤其是墓中出土了稀有的铁帷帐架,帐架上刻有“正始八年八月”纪年字样,是曹魏时期极罕见的纪年墓葬之一。
http://s4/mw690/003xfhLBzy72ZJuV3SH0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狗,曹魏(220-265),1956年洛阳涧西区矿山厂曹魏墓出土。
http://s3/mw690/003xfhLBzy72ZgJ7qp45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武猛校尉”银印(左),曹魏(220-265),1972年洛阳伊川出土。长2.4厘米,银印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武猛校尉,武官名,地位等级属中级武吏,始见于汉末三国之际,晋沿置。武猛校尉所统多为军中精锐,多会被选为亲军宿卫之用。右边还有一驼形钮银印,没有介绍。
http://s9/mw690/003xfhLBzy73M8cAWlG4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5/mw690/003xfhLBzy73MaNit8g34&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晋归义胡王”金印,1973年洛阳孟津征集。高2.6厘米。印面呈正方形,驼形钮。印文“晋归义胡王”五字。归义,即归化、降顺。“晋归义胡王”是西晋时匈奴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该印为晋武帝赐封给居住在凉州的归化匈奴首领的。这枚金印反映了西晋时期中国西北境内部族内迁、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
http://s9/mw690/003xfhLBzy73M8cCTkAe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6/mw690/003xfhLBzy73M8LvQUne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2007年,洛阳涧西区河阳家园西晋墓出土红皮鸡蛋壳,似乎有某种宗教含义。
http://s12/mw690/003xfhLBzy72ZkW4A5B2b&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井和陶楼,西晋(265-317),洛阳涧西区河阳家园西晋墓出土。
http://s15/mw690/003xfhLBzy72ZkW296S1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武佣(上)、陶男佣(下左)、陶女佣(下右),西晋(265-317),洛阳涧西区河阳家园西晋墓出土。
http://s7/mw690/003xfhLBzy72ZJvqmmG9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西晋陶佣,西晋(265-317),洛阳西晋墓出土。
http://s1/mw690/003xfhLBzy72ZJvbdXac0&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牛车,西晋(265-317),洛阳外语学院邮电发射台西晋墓出土。
http://s10/mw690/003xfhLBzy72ZgJkfz329&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马,西晋(265-317),2009年洛阳西晋墓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2ZgJmAQ78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马,西晋(265-317),1999年洛阳春都路西晋墓出土。
http://s4/mw690/003xfhLBzy72ZgJpbFh7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兽,西晋(265-317),洛阳西晋墓出土。
http://s2/mw690/003xfhLBzy72ZhNM8HT7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彩绘狮形帐座,西晋(265-317),洛阳博物馆藏。
http://s9/mw690/003xfhLBzy72ZhbyrSo5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三轮铜鸠车,西晋(265-317),1989年洛阳偃师南蔡庄砖厂晋墓出土。高6.5厘米,三轮,车身为一昂首挺胸长尾鸠鸟,胸前有一牵行环鼻。腹中横穿铁棍为轴。轴头两端各有宽车辋车轮一只,身尾连接处下方有一不分辋辐圆轮。史书记载自汉代以来儿童“年五岁有鸠车之乐”,此墓出土的鸠车反映了汉代风习在晋代的延续。
http://s15/mw690/003xfhLBzy72ZkW5Tqe6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夔(kuí)龙玛瑙壁,西晋(265-317),1978年偃师出土。直径9.7厘米。圆形,中有穿孔。此璧利用天然形成的褐、白色雕刻成夔龙纹和象纹在白与褐色相交之处,似有穿云破雾的阳光,又像积聚波动之水涡,使玉璧显得格外精美别致。
http://s11/mw690/003xfhLBzy72ZkWnexY1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炭精羊,西晋(265-317),洛阳涧西区河阳家园西晋墓出土。
http://s14/mw690/003xfhLBzy72ZhbA6She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位至三公”连弧纹铜镜,西晋(265-317),洛阳出土。镜体较厚重,纽大,花纹简单,上有“位至三公”铭文,故名。三公是对古代官职的称谓,只是各个朝代所指不同。三公享受高额俸禄,因此位至三公”成为一种吉祥用语,铸刻在铜镜上,当作对子女的厚望和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
http://s6/mw690/003xfhLBzy73McOajmRa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褐绿釉连弧纹瓷镜,西晋(265-317),1970年洛阳市矿山厂西晋墓出土。
http://s7/mw690/003xfhLBzy72ZkWcFH81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金钮、金耳勺、金手圈,西晋(265-317),1987年洛阳嵩县果酒厂西晋墓出土。西晋统治阶级的奢华之风客观上带动了工艺创作的发展,洛阳出土的魏晋文物中不乏一些精品器类,它们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不同的涉及面,使我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以及工艺水平管窥一斑。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McOc4cSe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釉三狮烛台,西晋(265-317),洛阳博物馆藏。
http://s10/mw690/003xfhLBzy72ZkWkUjL69&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铜鎏金兽,西晋(265-317),2004年洛阳市涧河东岸西晋墓出土。
http://s10/mw690/003xfhLBzy72ZkWpkN3c9&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狮座铜灯,西晋(265-317),1984年洛阳新安县出土。标签上写“石座铜灯”,我看到灯座上一只卖萌的小狮子,非常可爱,大胆改为“狮座铜灯”。
http://s7/mw690/003xfhLBzy72ZJrTjlI2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雕兽卷云四足石砚,西晋(265-317),洛阳涧西轴承厂西晋墓出土。石砚的三个角各雕一龟、一兽、一羊,四足有阴刻细纹。
http://s2/mw690/003xfhLBzy72ZkWvR1n9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自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都洛共42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政策,他率先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要求鲜卑族官员穿汉服、说汉话,并纳汉族大臣的女儿为妃。此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为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和谐共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s5/mw690/003xfhLBzy730B4BwtSb4&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北魏洛阳宫城遗址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KUkiftI1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KUfQFMVc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城内有宽阔的御道,创置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居民里坊区,区内建置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业区。这在城市规划布局上是一次划时代的突破。
http://s4/mw690/003xfhLBzy73KUfMEsH0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兽面纹瓦当,北魏(493-534),1999年阊阖(chāng hé)门遗址出土。直径14.2厘米,主体纹饰兽首两眼突出,胡髭倒竖,面目狰狞。边轮宽平,逾千五百年仍灿然若新。
http://s8/mw690/003xfhLBzy72ZlppyzZa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十瓣莲花纹与八瓣莲花纹瓦当,北魏(493-534),1999年阊阖门遗址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2ZlpuD3Fb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兽面纹瓦当和忍冬纹瓦当,北魏(493-534),永宁寺遗址出土。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MuE3iaO0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磨光面筒瓦及瓦钉,北魏(493-534),汉魏洛阳城内城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2Zlpx63B1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模制兽面砖饰
http://s10/mw690/003xfhLBzy72Zlpn14579&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依仗陶佣群北魏(493-534),1965年洛阳老城盘龙塜村元巶墓出土。墓主元巶是孝文帝之孙,曾封常山王。仪仗佣群主要由镇墓俑、仪仗俑、伎乐俑、仆侍俑组成,它们簇拥着装饰华丽的牛车和鞍马,重现了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奢华情景。队伍前面的镇墓兽、两个镇墓武士和武士中间的马匹,都要比后面的陶佣高大许多。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0B4RaAA7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高大的镇墓兽
http://s12/mw690/003xfhLBzy730B4i7kDab&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两个高大的镇墓俑和马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陶俑的模样多数是“胡人脸,汉人衣”,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与继承。
http://s6/mw690/003xfhLBzy730B4le3Xa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主人乘坐的牛车由骑马武士佣簇拥,拉车的牛俑浑劲,脖颈肌肉下垂,牛身披饰革带。车为双辕双轮,车盖呈拱棚状,前后檐外伸,车厢两侧各刻一象征性假窗,车厢前孔呈棂状,后开门。这正是南北朝时贵族盛行的车乘,极富时代特征。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0B4t8nO1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伎乐俑与男女仆侍俑
http://s5/mw690/003xfhLBzy730B4pZNW64&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仪仗佣群侧面全景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0B4NShLb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仪仗佣群背面
http://s3/mw690/003xfhLBzy730B4K190e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昆仑奴佣北魏(493-534),1965年洛阳老城盘龙塜村元巶墓出土。在古代,“昆仑奴”泛指异族奴隶。陶佣高9.5厘米,并腿蹲坐,右手抱头,左手横置双膝之上,埋头于两臂之间,仅露满头卷发。著红色衣裤,腰束带,足穿长筒皮靴,这件作品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异族少年低头掩面、若有所思的形象。有人说“昆仑奴”是中国的“思想者”,但我们的“昆仑奴”要比罗丹的“思想者”早1000多年,这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0B4zvJO9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思维俑,北魏(493-534),1965年洛阳老城盘龙塜村元巶墓出土。这件陶佣没有文字介绍,但它却是一件让人不得不久久凝视的作品,一件让人浮想联翩的作品。是谁创作了他,汉人?胡人?他在想什么,家乡?亲人?生计?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LaJNVIpe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褐绿釉胡人乐舞图陶扁壶北魏(493-534),1984年洛阳孟津县平乐乡征集。高13.4厘米,壶身两面模印浮雕西域胡人的舞乐图案,五位舞者深目高鼻,头戴胡帽,欢快舞蹈,与文献记载的“胡腾舞”相吻合。这件扁壶的发现,证明早在北朝时,“胡腾舞”已传入中国。
http://s4/mw690/003xfhLBzy73MeA6ABZ9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镶嵌蓝宝石金戒指北魏(493-534),1987年洛阳吉利区出土。直径2.2厘米,不规则圆形,上有一镶宝石的套孔,内嵌一枚蓝宝石,石上阴刻一舞动双手的小人,外饰一周连珠纹。这枚戒指产于中亚、西亚或地中海地区,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舶来品。
http://s6/mw690/003xfhLBzy73L9p5uhn3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瓷鸡首壶北魏(493-534),1990年偃师南蔡庄北魏墓出土。通高28.2厘米,盘口、长颈、圆肩、平底。肩部有高冠鸡首流,龙形柄,颈两侧各设两个桥形钮。通体施青釉,开片细腻均匀。"鸡"与"吉"谐音,人们喜欢鸡首壶,反映出在那段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0CPysVs3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瓷龙柄盘口壶北魏(493-534),1991年洛阳邙山冢头村出土。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0CPCchw2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瓷四系盘口壶北魏(493-534),洛阳出土。
http://s3/mw690/003xfhLBzy73MmUr4gq7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玉辟邪北魏(493-534),洛阳博物馆藏。高4.3厘米,卧状,四肢屈伸,昂首、圆腹、丰臀、断尾。五官琢制清晰,造型别致,小巧玲珑。
http://s4/mw690/003xfhLBzy730CPDXHl2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狮形白石镇北魏(493-534),洛阳博物馆藏
http://s8/mw690/003xfhLBzy730CPJYkn6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釉镇墓兽北魏(493-534),洛阳博物馆藏
http://s2/mw690/003xfhLBzy730P5tpOV4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镇墓兽北魏(493-534),1989年洛阳孟津出土。
http://s6/mw690/003xfhLBzy730CPNI0Z5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镇墓兽北魏(493-534),1989年洛阳孟津出土。
http://s4/mw690/003xfhLBzy730CPPOrpc3&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狗北魏(493-534),2001年洛阳纱厂凯悦雅园北魏墓出土。
http://s14/mw690/003xfhLBzy730CQ01tP3d&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猪北魏(493-534),2007年洛阳佳隆冶金设备公司北魏墓出土。
http://s15/mw690/003xfhLBzy730CPXVqS7e&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公鸡北魏(493-534),洛阳孟津浮法玻璃联合车间北魏墓出土。
http://s12/mw690/003xfhLBzy730CPSciLfb&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陶狗与陶羊北魏(493-534),2007年洛阳佳隆冶金设备公司北魏墓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0CPVGTo3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铜佛北魏(493-534),洛阳寇店乡西朱村出土。
http://s12/mw690/003xfhLBzy730CQ3G9Jeb&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铜佛北魏(493-534),洛阳寇店乡西朱村出土。
http://s3/mw690/003xfhLBzy730CQ5H6W3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阿难铜像北魏(493-534),洛阳寇店乡西朱村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3LafyMyce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男陶佣北魏(493-534),洛阳寨后空心砖厂北魏墓出土。
http://s6/mw690/003xfhLBzy730MUgZ3T6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持杖男陶佣北魏(493-534),洛阳寨后空心砖厂北魏墓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30MUjb0Qc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女舞佣北魏(493-534),洛阳佳隆冶金设备公司北魏墓出土
http://s7/mw690/003xfhLBzy730MUqFyC3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女陶佣北魏(493-534),洛阳寨后空心砖厂北魏墓出土。
http://s8/mw690/003xfhLBzy730MUuQL54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男陶佣北魏(493-534),洛阳偃师前社楼村北魏墓出土。
http://s8/mw690/003xfhLBzy730MUzKgDa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盔甲武人陶佣北魏(493-534),洛阳博物馆藏
http://s7/mw690/003xfhLBzy730MUnH0O26&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执盾武士佣北魏(493-534),洛阳宜阳丰李杨机墓出土。
http://s9/mw690/003xfhLBzy73MBy7I0078&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盔甲武士佣北魏(493-534),洛阳宜阳丰李杨机墓出土。
http://s2/mw690/003xfhLBzy73MBy3uqRe1&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披裘男侍佣北魏(493-534),洛阳宜阳丰李杨机墓出土。
http://s8/mw690/003xfhLBzy73MBy5SzJ57&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彩绘陶乐佣北魏(493-534),洛阳墓出土。
http://s16/mw690/003xfhLBzy730MUFW5pef&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北魏彩绘陶女舞佣一组,(左),1989年孟津北陈村北魏王温墓出土;(右)宜阳丰李扬基墓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0MUIqqS8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瓷碗和白瓷碗,北魏(493-534),洛阳汉魏故城西郭城遗址出土。北朝瓷器注重实用,多以素面为主,缺少装饰,但其造型浑厚,风韵粗犷,体现出北朝陶瓷器鲜明的时代特征。
http://s6/mw690/003xfhLBzy730UDMp8xe5&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瓷盏北魏(493-534),宜阳丰李扬基墓出土
http://s12/mw690/003xfhLBzy730UDOuiD5b&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黑釉碗,北魏(493-534),洛阳出土。
http://s3/mw690/003xfhLBzy73MjAyxTY62&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瓷圈足碗,北魏(493-534),洛阳出土。
http://s11/mw690/003xfhLBzy73MjAAJHc6a&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青瓷钵北魏(493-534),洛阳出土。
http://s13/mw690/003xfhLBzy73MmQOLOQ7c&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褐釉陶碗,北魏(493-534),洛阳出土。
http://s1/mw690/003xfhLBzy73MjACRI4b0&690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TITLE="[转载]古今兴废看洛阳(11)-- 洛阳博物馆新馆 -- 汉魏洛阳城" />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