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消失的拐子湖

标签:
转载 |
http://s5/middle/489dad6egb1b29cca3bf4&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部边界·2011.10.19(星期三) 17:21
生长着红柳、芦苇、苦豆子,呈现荒漠稀疏灌丛景观的拐子湖干涸湖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还是东西长达100公里、宽约6公里的一片“烟水茫茫芦苇花”的天地。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拐子湖提供补给的丹巴吉林沙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以致于到了2009年底,拐子湖彻底干涸了,绿洲严重萎缩,荒漠化进程加快。
据说,“拐子”在蒙古语中是野兽多的意思。如今,地表水几乎没有了(还有季节性的小湖泊),野兽也难觅其踪了。
http://s5/middle/489dad6egb1b29ce8b254&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2011.10.19(星期三) 17:29
在清代康熙帝三征噶尔丹期间(1690年至1697年),水草肥美的这一带成了运输军需物资的蒙新商道(从呼和浩特、包头前往新疆必经之地)的其中一段。不过,由于骆驼队的频繁出现,践踏、饲养、取暖等行为也使沿途的植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拐子湖以西一带沙窝,多压大道,故大道数改易。而旧大道之积沙已高达三四尺或七八尺不等。则沙窝在十年内,如风力无变化,即可累积一丈高。”(中华民国·黄文弼,1927年)
当然,最终造成生态严重退化的还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建设对于这一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http://s1/middle/489dad6egb1b29d073480&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2011.10.19(星期三) 17:30
穿越拐子湖的新修柏油路。尽管这一带的人口数量降到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低,这条约80公里长的新路还是在2009年建成,取代原来的沙石路,而在上个世纪50代,这里则连沙石路都没有。这要归结于拐子湖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气象资料无论在民用还是军用上都非常重要。拐子湖国家基本气象站就设立在这条路的终点,它是中国仅有的两个沙漠气象站之一。
http://s3/middle/489dad6egb1b2fb576ec2&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2011.10.19(星期三) 17:18
“2000年来的时候,已经没有水了,但芦苇还很多,现在少了。”原阿拉善盟副盟长、中国科学院寒旱所黑河研究站副站长张小由(上图)说,这意味着进一步的荒漠化。“据说,60年代的时候,弯月形的湖面有约30公里长,3公里宽。”他说。
也许是季节的不同。1997年到拐子湖气象站工作、现任副站长王毅则说,直到2007年仍然可以看到数公里长、约200米宽的湖面。“应该是2009年末至2010年初才真正干涸的。”王说。
http://s2/middle/489dad6egb1d8c627f4b1&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2011.10.19(星期三) 17:15
湖盆里,芦苇生长的高度也揭示着生态正在退化。图中这些芦苇大约比膝盖略高一点,属盐化草甸芦苇(鸡爪芦),比起原来湖水丰满时占优势的沼泽芦苇(水芦)高度要低很多。
“湖区草场基本上都是芦苇,原来在50-60年代芦苇长的相当好,长的也比较高,但现在都退化了,成了鸡爪子芦苇,原来骑骆驼进去都看不见,现在野兔子跑都看得一清二楚。”2006年,额济纳旗的政府官员曾以此形容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如今,这一现象也在这里重演。
http://s15/middle/489dad6egb1b2e221b99e&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2011.10.19(星期三) 16:56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洗衣服。这是位于村口附近的一处自流井,承受压力的地下水通过导管从低于受压水面的地方自然流出。“这些水是不能喝的。”这位工作人员说。风无阻试含了一口,是带咸味的。显然,这些地下水的矿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
虽然拐子湖已经干涸,但这一带的地下水位仍然比较高。“挖到10米左右,地下水就适合饮用了。”拐子湖气象站副站长王毅说。
文章编辑中……
http://s8/middle/489dad6egb1b29c5f5a37&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2011.10.19(星期三) 16:58
2005年,正式实施撤乡并镇之后,温图高勒苏木(苏木,相当于镇)的机构和大约50名居民人去房空,沙尘暴卷来的黄沙已经快爬进围墙。蒙古语“温图高勒”意为肥沃之河。如今,随着拐子湖的消失以及生态移民的实施,这里已经成为一片贫瘠荒凉之地。
http://s4/middle/489dad6egb1b29c7de113&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2011.10.19(星期三) 17:01
这里曾是内蒙古西部唯一的归侨苏木(侨民可以凭身份证进入蒙古国),也曾生活着81户人家和大约1.6万头(只)牲畜。全苏木小四轮和摩托车拥有量为全额济纳旗之首,并以上乘的苁蓉(油性大、肉质丰满)和驼绒而闻名。
http://s12/middle/489dad6egb1b29c40e31b&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2011.10.19(星期三) 15:56
金色胡杨树后面的左右两边是原来的粮食局和邮电局所在地。撤乡并镇后,温图高勒苏木迁入位于200多公里外的达来呼布镇(简称达镇,额济纳旗旗府所在地)。
http://s3/middle/489dad6egb1b2beb6aa02&690
http://s6/middle/489dad6egb1d916ab5bb5&690
http://s6/middle/489dad6egb1bfa52e20b5&690
http://s5/middle/489dad6egb1b2df0f0f74&690
http://s13/middle/489dad6egb1b2ee9d8b9c&690
http://s10/middle/489dad6egb1bbda78e1f9&690
http://s14/middle/489dad6egb1b3d005e88d&690
http://s3/middle/489dad6egb1b3099a2c52&690
http://s4/middle/489dad6egb1b33da2cbd3&690
http://s12/middle/489dad6egb1b34fc7e4cb&690
http://s16/middle/489dad6egb1b32fba5f9f&690
http://s13/middle/489dad6egb1b366cc466c&690
http://s7/middle/489dad6egb1b3943d6f76&690
http://s8/middle/489dad6egb1bddcf0f0e7&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部边界·2011.10.19(星期三) 17:21
生长着红柳、芦苇、苦豆子,呈现荒漠稀疏灌丛景观的拐子湖干涸湖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还是东西长达100公里、宽约6公里的一片“烟水茫茫芦苇花”的天地。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拐子湖提供补给的丹巴吉林沙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以致于到了2009年底,拐子湖彻底干涸了,绿洲严重萎缩,荒漠化进程加快。
据说,“拐子”在蒙古语中是野兽多的意思。如今,地表水几乎没有了(还有季节性的小湖泊),野兽也难觅其踪了。
http://s5/middle/489dad6egb1b29ce8b254&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2011.10.19(星期三) 17:29
在清代康熙帝三征噶尔丹期间(1690年至1697年),水草肥美的这一带成了运输军需物资的蒙新商道(从呼和浩特、包头前往新疆必经之地)的其中一段。不过,由于骆驼队的频繁出现,践踏、饲养、取暖等行为也使沿途的植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拐子湖以西一带沙窝,多压大道,故大道数改易。而旧大道之积沙已高达三四尺或七八尺不等。则沙窝在十年内,如风力无变化,即可累积一丈高。”(中华民国·黄文弼,1927年)
当然,最终造成生态严重退化的还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建设对于这一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http://s1/middle/489dad6egb1b29d073480&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2011.10.19(星期三) 17:30
穿越拐子湖的新修柏油路。尽管这一带的人口数量降到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低,这条约80公里长的新路还是在2009年建成,取代原来的沙石路,而在上个世纪50代,这里则连沙石路都没有。这要归结于拐子湖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气象资料无论在民用还是军用上都非常重要。拐子湖国家基本气象站就设立在这条路的终点,它是中国仅有的两个沙漠气象站之一。
http://s3/middle/489dad6egb1b2fb576ec2&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2011.10.19(星期三) 17:18
“2000年来的时候,已经没有水了,但芦苇还很多,现在少了。”原阿拉善盟副盟长、中国科学院寒旱所黑河研究站副站长张小由(上图)说,这意味着进一步的荒漠化。“据说,60年代的时候,弯月形的湖面有约30公里长,3公里宽。”他说。
也许是季节的不同。1997年到拐子湖气象站工作、现任副站长王毅则说,直到2007年仍然可以看到数公里长、约200米宽的湖面。“应该是2009年末至2010年初才真正干涸的。”王说。
http://s2/middle/489dad6egb1d8c627f4b1&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2011.10.19(星期三) 17:15
湖盆里,芦苇生长的高度也揭示着生态正在退化。图中这些芦苇大约比膝盖略高一点,属盐化草甸芦苇(鸡爪芦),比起原来湖水丰满时占优势的沼泽芦苇(水芦)高度要低很多。
“湖区草场基本上都是芦苇,原来在50-60年代芦苇长的相当好,长的也比较高,但现在都退化了,成了鸡爪子芦苇,原来骑骆驼进去都看不见,现在野兔子跑都看得一清二楚。”2006年,额济纳旗的政府官员曾以此形容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如今,这一现象也在这里重演。
http://s15/middle/489dad6egb1b2e221b99e&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2011.10.19(星期三) 16:56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洗衣服。这是位于村口附近的一处自流井,承受压力的地下水通过导管从低于受压水面的地方自然流出。“这些水是不能喝的。”这位工作人员说。风无阻试含了一口,是带咸味的。显然,这些地下水的矿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
虽然拐子湖已经干涸,但这一带的地下水位仍然比较高。“挖到10米左右,地下水就适合饮用了。”拐子湖气象站副站长王毅说。
文章编辑中……
http://s8/middle/489dad6egb1b29c5f5a37&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2011.10.19(星期三) 16:58
2005年,正式实施撤乡并镇之后,温图高勒苏木(苏木,相当于镇)的机构和大约50名居民人去房空,沙尘暴卷来的黄沙已经快爬进围墙。蒙古语“温图高勒”意为肥沃之河。如今,随着拐子湖的消失以及生态移民的实施,这里已经成为一片贫瘠荒凉之地。
http://s4/middle/489dad6egb1b29c7de113&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2011.10.19(星期三) 17:01
这里曾是内蒙古西部唯一的归侨苏木(侨民可以凭身份证进入蒙古国),也曾生活着81户人家和大约1.6万头(只)牲畜。全苏木小四轮和摩托车拥有量为全额济纳旗之首,并以上乘的苁蓉(油性大、肉质丰满)和驼绒而闻名。
http://s12/middle/489dad6egb1b29c40e31b&690
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2011.10.19(星期三) 15:56
金色胡杨树后面的左右两边是原来的粮食局和邮电局所在地。撤乡并镇后,温图高勒苏木迁入位于200多公里外的达来呼布镇(简称达镇,额济纳旗旗府所在地)。
http://s3/middle/489dad6egb1b2beb6aa02&690
http://s6/middle/489dad6egb1d916ab5bb5&690
http://s6/middle/489dad6egb1bfa52e20b5&690
http://s5/middle/489dad6egb1b2df0f0f74&690
http://s13/middle/489dad6egb1b2ee9d8b9c&690
http://s10/middle/489dad6egb1bbda78e1f9&690
http://s14/middle/489dad6egb1b3d005e88d&690
http://s3/middle/489dad6egb1b3099a2c52&690
http://s4/middle/489dad6egb1b33da2cbd3&690
http://s12/middle/489dad6egb1b34fc7e4cb&690
http://s16/middle/489dad6egb1b32fba5f9f&690
http://s13/middle/489dad6egb1b366cc466c&690
http://s7/middle/489dad6egb1b3943d6f76&690
http://s8/middle/489dad6egb1bddcf0f0e7&690
前一篇:[转载]春游落坡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