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茆镇芙蓉村的红豆山庄

(2012-04-30 08:55:28)
标签:

杂谈

 应友人相邀,去常熟寻访明末清初闻人钱谦益、柳如是的墓地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约了几次,终于定于在今年清明前的4月2日。“清明时节雨纷纷”,那几天不仅有雨而且还遇到了大阵雨。"云影天光乍有无",风飘飘,雨潇潇,沐浴在春雨中的大地,更显得苍秀凝重。我是游客与车夫,小心翼翼地驾着我的那辆普桑.我们首先寻访的是红豆树。

     红豆树在当地颇有名气,我们车到常熟的白茆镇没费多少功夫便在镇西北面一公里左右的芙蓉村看到了红豆树。红豆树之所以出名,我想主要是因为当年的红豆山庄。当年的红豆山庄,自然是因红豆树而得的名。红豆山庄是柳如是晚年居住的地方。

     柳如是(1618~1664)的一生,正逢天崩地裂的明清改朝换代之际。她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号蘼芜君,又号河东君。江苏吴江人,也有说是嘉兴人。原为吴江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弟子,能诗文,善书画。因仰慕明末礼部尚书钱谦益的文名,投名拜谒。钱惊叹柳如是的才华,便纳其为妾。一个是“吾非才学如钱学士虞山者不嫁”;一个是“吾非能诗如柳是者不娶。”钱、柳两人诗文酬咏和谐融洽,相见恨晚,成就一段历史佳话。但是,在对待清军入关的问题上两人却出现了矛盾和分歧。钱谦益(1582——1664)崇祯元年(1628),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后任南明小朝廷礼部尚书,清军兵临城下,柳如是劝钱谦益“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相约夫妇投水舍身取义。钱却不听她的劝告,说:“水太冷,不能下。”而柳如是气愤之下赴水自尽,却被钱谦益拉住。清军兵临城下,钱谦益率诸大臣开城迎降多铎。钱怀着矛盾的心情上任五个月就称病还乡。

    “走猎邺城下,射虎当秋风。”柳如是对明王朝是一往情深,不久参加反清复明的斗争,义无反顾,她秘密支持黄毓琪,郑成功的反清斗争,甚至拿出自己的首饰以资助抗清。晚年,柳如是隐居在白茆镇芙蓉村的红豆山庄。如今,红豆山庄已无踪可觅,唯有雨中的红豆树,成为唯一一个活的见证。据当地的志书记载,这棵红豆树是明嘉靖年间由顾耿光种植,距今已有三百八十年的历史了。顾氏是钱谦益舅舅,“明代顾玉柱在溪旁种红豆树一棵,后归外甥钱谦益所有。”柳如是在芙蓉村构建房屋居住,住屋取名红豆山庄。我们现在看到的一颗红豆树,看来并不是顾玉柱所种的那棵,钱谦益的红豆诗中有一首为:“红叶阑干覆草莱,金盘火齐抱枝开。故应五百年前树,曾裹侬家锦绣来。”顾玉柱种的红豆树至少要比现在看到的这棵红豆树早数百年。红豆树又名相思树。是一种木质藤本的木本科植物。所产果实--红豆,亦称相思子,晶莹红亮,久存而不蛀、不坏,色泽依旧。人们历来把它当作“假宝石”,镶嵌在戒指、耳环等饰物上,又用来作压邪之用。古代青年男女还把它作为珍贵聘物相互馈赠,充当爱情的无价信物。为此,唐代诗人王维写下了著名诗篇《相思》,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的诗,历代流传,使那些多情男女诵读不已,深深感怀。红豆成了情思的象征,相思的隽品,爱情的信物。陪同参观的村民告诉我们,最近的一次开花结籽是在1937、1938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了。友人猜测,陈寅恪先生在昆明购得的一颗红豆当是那年的果实。

   红豆树主要生长在我国岭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属凤毛麟角。树木生长缓慢,材质优良,可制作琵琶,常在秋天开花,也有诗写道“秋来发几枝”,花儿色泽妍丽如桃杏之花。结实似皂角,到第二年的二三月间才枯老。角内小豆,鲜红坚实,永久不坏。红豆也叫相思子,十分珍贵。南方还有一种海红豆,颗粒较大,结子半红半黑,也叫孔雀豆,被视为吉祥物,古代僧人用来作佛珠。柳如是的居宅以红豆命名,不但独具匠心而且意味深长。“苟两人之心不移,虽万里而如贵”。她正是用它来寄托思念早年的老师与恋人却又不能白头偕老的诗人陈子龙。“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更使她怀念的也许就是大明故国了。公元1664年5月在82岁时钱谦益死后的一个月,这一位志气如虹,才高八斗的才女柳如是自缢而亡,那年她才四十六岁.“愧谈神经并异注,愁来不觉有悲歌。”反清复明的斗争失败了,她热爱的大明故国也灭亡了,她本与钱谦益相依为命,钱死后她又遭到钱氏族人的排斥,柳如是的自尽是在情理之中的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忠君爱国。

   柳如是死后,由钱谦益的门生王梦鼎、陈武、严熊、顾岭等营葬于原钱氏的佛水山庄秋水阁庭院中。即现在的常熟市西郊虞山锦峰佛水岩下花园浜环山公路的南侧,在钱谦益墓西南侧五十米处。钱墓的罗城内有墓穴三冢。主穴为其父钱世扬及母顾氏,昭穴为钱谦益墓,第三穴为钱谦益子钱安之墓.墓前立一碑,书:东涧老人之墓.柳如是墓为单穴,墓前也立碑一通:河东君之墓.这两处墓地现在均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凝视着雨中的红豆树,高达十数米的古树挺拔的枝杆显得苍劲豪迈,嫩绿的树叶还刚刚在树枝上舒展,落寞的枝牙静静地伸向苍茫的长空,似有感叹、似有疑问.大树的径杆约有七八十公分,有人的一围半左右.红豆树还算健壮,只是根部暴露着一片伤痕.村民告诉我们那是前几年,无知的人们在树下烧香拜神把树烧伤的.幸亏政府园林部门及时抢救,请来上海的专家医治,才使红豆树免遭厄运,后来又在周围打了围墙派了专人保护.红豆树才算安全无恙。我们来时,看见村子里已筑路了路,修了庙,大有以庙兴市之势.其实,我想要是能够恢复村上的红豆山庄,应该是一件要比修庙造神更有意义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