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标靶:从推恩令谈起

(2011-05-08 11:02:22)
标签:

平定

宋体

房地产

地方政府

宏观调控

房产

分类: 地产评论

西汉成立之初,汉高祖刘邦效仿古制,分封诸候,至文景之时,诸候势力日渐膨胀,成尾大不掉、力压中央之势;景帝之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导致吴楚七国之乱,虽然叛乱迅速得到平定,但汉朝经济受到极大的损伤,诸候与中央的抗衡格局也没有改变;后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推行“推恩令”,即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这样下来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趁机削弱其势力。

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历史发展至今,这一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现今学术上有个概念叫做“诸候经济”,主要是指近年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所严重存在的各个地方一味追求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全局利益和社会整体效益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占山为王,搞地方割据,互相封锁,各自为政。当年景帝削藩的原因在于诸候有朝一日可能颠覆中央,汉景帝和汉武帝采取不同政策,最终的结果截然不同。

同样,中央为了解决地方诸候经济对中央宏观调控的影响于1994年采取分税制。政策之初,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加,然后时至今日,政府宏观调控却屡屡受挫,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中央在房价的调控上。

房地产形成的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房地产投资客这最主要三方利益格局中,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土地储备、卖地、成立地产集团而成为利益的最大获取者,其次为房地产商、房地产投资客。因此,房地产的调控就涉及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谁?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银根政策、行政命令、限购令等宏观调控手段,但一直效果甚微,近来甚至开始考虑征收房地产税,结果如何,尚难定论,但从宏观调控的标靶来看,结果不会很好,个人看来,主要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标靶出现了偏差。

房地产形成的主要三方格局中,地方政府是利益的最大获取者,在相当一部分地方,房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在土地价格上,从获取的直接利润来看,地方政府是开发商和投资客的成百倍,房地产开发商则往往和政府捆绑,因此,一系列主要针对开发商和房地产投资客的宏观调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地方政府的根本利益没有撼动,地方政府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来改变这一现状,更何况维持高房价能够给其带来巨大的GDP和税收。相反,地方政府往往有极大的动力来抵抗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房地产对银行的绑架也使得中央政府不得不顾其首尾,中央的政策大打折扣。

因此,如果中央宏观调控不从政绩考核和地方政府收支平衡的角度针对地方政府的调控出发,是难以撼动房价的,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地方政府调控房价的激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暴涨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