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就业王利大社会法科 |
分类: 杂谈时评 |
惊闻某政法大学法科毕业生挥刀弑父!
今日新闻报导,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王利(化名)毕业后怨恨其父未真花钱将其买入中国政法大学耽误其前途,向其父索要700万元时将其父杀害。如此逆子,简直天理不容,同时我们也从中可以读出当今社会所反映出的几大悲哀!
其一,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
柏拉图说,如果你想害一个小孩子,那么让他心想事成。确实,在中国有多少家长扮演了这个角色。据报,王利受其父母溺爱,从小娇生惯养,虽然是其父抱养的,但邻居们都说“要星星不敢给月亮”,高考时未能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其父花3.5万将其买入某政法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其父都找关系安排好,但每每王利都辞职不干。王利告诉警察,父亲在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儿子,拿上钱快跑”,有人说,这体现了父亲的爱,我说这是愚昧的爱,正是从小这样的爱,父亲毁了自己,也毁了他的儿子,更毁了好端端的一个家庭。
其二,应试下过分注重智育,德育缺失。
王利自小成绩优秀,初中时全校第一,学校免其学费,高中时也是全校前三,他心中理想的学府是中国政法大学,后高考未能考入,其父找关系才入另一所政法大学,但一直怀疑其父未真花钱,从此种下仇恨的种子。从中可以看出,这又是一起典型的高智低德的中国学生事件,而且他最终演变成了一名残酷的杀手。如今的应试教育下,学校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考分高的学生是好学生,教出考分高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学生们天天忙于学习书本知识,忙于应对考试,老师忙于灌输知识,却忘却了学生的发展应该德智并重。而在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更是震惊,在德育缺失的情况下,国家花钱培养的人才,竟然不是将才华用在正途上,而是在弑其父后用其所学知识商场购衣郊外毁证进行反侦察,可见在德育缺失下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智商越高危害越大。
其三,学校心理教育落后,心理干预机制欠缺。
王利案发归案后,其家人表示王利一直以来患有抑郁症,曾经因精神疾病到外地就疹过,因弑父作案过程中明显预谋,案后毁灭证据逃逸,显然不是在精神疾病发作时作案,但其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是确实的。我们不妨想想,为什么这么些年来,王利有如此严重的心理疾病却未能治疗并进而发展至心理畸形,人格严重扭曲,竟至弑其父!这里反映出了我国当前心理教育严重落后,心理干预机制的欠缺。也正是此原因,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存在抑郁等心理疾病,在进入社会后面对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巨大竞争压力下极容易出现问题,这在早前发生的状元毕业生因一句话杀厂长,北大双硕士自杀事件都可以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机制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