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考研大学生同学人群校园 |
分类: 杂谈时评 |
所谓“大学更年期”,个人定义为大学大部分课程接近尾声,开始专业工程实习,也即是大学生在校准备进入社会的这一过渡阶段。
首先,有必要对这一部分人群进行细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人群——找工作一族、考研一族、观望一族、游戏一族、其他人群。在这几大类群体中,总体来说,找工作一族所占比例最大,其他各人群根据学校不同呈现极大的差异。
“大学更年期”作为大学生在校与开始进入社会或是选择继续深造这一过渡阶段,具有一些综合特征:
彷徨
在这一时期中,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临大学阶段第一次比较重大的选择,对考研、找工作、还是留学深造,相当部分大学生自己很难拿准,有的同学甚至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考研族中就有一部分不太清楚为什么自己要考研,找工作中的一部分在周边考研大军的影响下也蠢蠢欲动,而考研的在找工作开始后相当一部分人也变得慌乱起来,而另一小部分人则将自己精力放纵在游戏上。
压力大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同学回想起大学大部分时间已经过去,而所学所感无多,马上就要考研了、要找工作进入社会了,而考研、找工作要求的文凭、英语四六级过级、综合素质各方面感觉自己还存在一定不够。因此,当面对来自家庭的热切期望,在与学长、同学进行对比的过程,更多的是面对近些年来来自社会上找工作的激烈竟争,他们心中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巨大压力。
焦虑,躁动不安
在巨大的压力下,许多同学感觉无从选择,而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进入社会期望程度较高,现实的巨大压力使他们感觉选择哪一方向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左右为难下心理极度焦虑,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对各个选择莫衷一是,经常性地草率计划而中途不断变更自己的未来计划,从而影响后期发展。
注意力、思想、精力不易集中
面对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或是继续深造,一部分同学开始认为所学知识不显得多么重要,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课堂学习会占用他们大量的复习时间,许多同学表现得浮躁起来,注意力、思想、精力难以集中。
心理敏感,对未来跃跃欲试而不可预知
在这一过渡时期,由于对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实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此在面对同学、朋友和亲人的亲切问候和打听有意回避甚至产生反感心情,许多同学心理很敏感,有些时间甚至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对未来充满期待,急于实践而对自己不甚自信。
对于以上一些情况,下面我提出几点建议:
慎重作出选择
在这一时期,无论自己将要选择哪个方向发展,都应当建立在慎重的思考的基础上,不可人云亦云,应当脱离一切大事继续由父母包办。
大学阶段本是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的很关键的时期,心智得到极大成熟,因此,应当在这一过程中“断奶”,开始尝试在参考他人意见的情况下,独立、审慎地作出自己的决定。
注意自我调解心理压力
“大学更年期”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压力大、面临多向不定选择,开始对自己人生作出有意义的取舍,而同时又伴随着对未来的不可预知;因而出现了焦虑、躁动不安,反应敏感,注意力、精力不容易集中等问题,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及时放松过度紧张的心理,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状态。
关注个人身体
大学生相当一部分身体素质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同学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已经成为亚健康人群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一定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以恢复自己的体力,才能更好地激荡青春。
(个人愚见,片面观点,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