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尔夫发展的老鼠屎
(2009-06-23 10:03:43)
标签:
高尔夫球高尔夫行业领袖规则意识杂谈 |
分类: 高尔夫资讯 |
高尔夫一项休闲体育运动,人皆可用,虽以占地面积大,开支高而在国内备为病诟,但瑕不掩瑜高尔夫的真正文化魅力还是感染和教育了一大批人,但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面子观念一直作祟,搞得高尔夫现在成了有钱阶层与平民阶层对立分化的标志性产物,谁在捣鬼,谁是高尔夫行业的老鼠屎? 不可否认,搞高尔夫可以培养人的礼仪和情操,但高尔夫关领袖什么事,这社会片片就有些人为了一项赚钱的事情拼命包装,玩弄概念。望广大高尔夫行业的朋友对这种不宜于高尔夫发展的老鼠屎,共同唾弃。
—————————————————————————————————————————————
领袖的“气质”与高尔夫毫不相干
从本学期开始,重庆巴蜀国际小学把高尔夫球课列为正式的体育课程,成为重庆唯一一家开设高尔夫球课的小学。该校校长称,开设高尔夫球课和网球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对此说法,现场陪孩子上课的家长都表示赞同。有学生更称:打高尔夫“显得很绅士”。〔3月1日《重庆时报》〕
近年来,为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开设高尔夫球等“贵族运动”课程的学校不断增多。巴蜀小学的事不过是看人学样而已。但这种将高尔夫球与所谓的“贵族精神”和“领袖精神”画上等号,显然是将这两种所谓“精神”简单理解为某种高踞常人之上、唯少数拥有雄厚物质条件者可以具备的素质和精神了。
这种理解是十分肤浅的。贵族精神的核心品质,按照孟德斯鸠的说法,是“那种以品德为基础的节制”。这种品德基础上的节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作为统治者的本阶层、进而对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全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二是对规则的强烈热爱。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对规范的高度热爱,是贵族精神的实质所在,也是贵族精神的价值所在。
至于“领袖精神”,是一种对组织内绝大多数成员具有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基础只能是对组织价值的特殊担当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人能力。当这种责任感与规则意识从某个小组织扩展到全社会范围时,这种小范围的“领袖精神”也就等同于“贵族精神”了。
进行高尔夫球等所谓的“贵族运动”课程训练,实在很难说能够对培养受训者的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和规范意识有什么特别的效果。否则的话,那些高尔夫球、网球运动员,就应该是世界上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最强的领袖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