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芙蓉镇(散文)
(2019-10-30 17:21:12)
标签:
散文旅游文化山河壮丽 |
行走在芙蓉镇
自看了电影《芙蓉镇》以后,一直向往着去芙蓉镇看看,又过了多年,这一愿望终得以实现。
芙蓉镇,它的原名并不叫芙蓉镇,而叫王村。叫王村的千百年里,它在全国并不出名,只是沉睡在湘西大山里的一座在小范围内有些名气的古镇。自著名导演谢晋在此拍摄电影《芙蓉镇》,并且电影热播后,这座古镇就改叫芙蓉镇了。而且,这座千年古镇也就被唤醒了,旅游者慕名蜂拥而至,源源不断。
来到芙蓉镇,是一个并不晴朗的春日下午。下得车来,即见一家店铺前在微风中飘动的酒旗。主街上,两边都是一家家年代久远的店铺,飘着酒旗的是其中一家,脚下是同样有些年代的青石板铺成的道路,这些,在阴霾天气的衬托下,更烘托了这座古镇的古。
这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而且是汉高祖时期设立酉阳县时的县治所。到了后晋时代,这里建立了土司王朝,王村又成为“土家之源,土王之都”的土家人聚居的地方。行走在芙蓉镇的大街上,游客们都有了穿越感:几百年前的房屋,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淙淙流淌的小溪,河流上呀呀转动的水车以及更远处呼啸而下的大瀑布。时下虽然是春天,身在古镇,却有着几分冷意和沧桑感。
再往里走,飘着酒旗的店铺多起来了。他们卖的多是一种米粉做的叫做米豆腐的食品。店铺的名称,许多都是借着电影《芙蓉镇》而起的,像什么刘晓庆(电影《芙蓉镇》女主演)米豆腐、胡玉音(电影《芙蓉镇》女主角)米豆腐、芙蓉镇米豆腐等等,有的还自诩是正宗的刘晓庆米豆腐。笔者来到一家挂着“正宗刘晓庆米豆腐店”,买了一碗米豆腐,慢慢品尝之后,感觉味道尚好,就向同行的驴友推荐,大家都纷纷有滋有味地品尝起来。
走过大街,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处叫做土司王行宫的地方。虽然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不知道这座古镇,而古镇早就被艺术家们关注了,就在这前几年,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刚刚在这里拍摄过许多场景。在一间房内,设有一座“宝座”,驴友们纷纷争相去坐,笔者不明就里,也坐了一下,事后才知道,那是乌龙山匪首钻山豹的“宝座”。笔者听后,赶紧吐了一口晦气。
芙蓉镇是一座比较孤单的镇子,它四面环山绕水,显得有些孤单——这是开始的印象。细究后方得知,芙蓉镇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古镇。它靠流经的白河,得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接沪杭,成为楚蜀通津的“酉阳雄镇”,土家族的发祥地,曾经是自晋起几百年间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度繁华非常。湘西籍作家沈从文在他的《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一文中感叹:“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
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拾级而上,如登云梯。来到高处,我们才发现,这座始于秦汉的古镇,其石板街依山傍水,曲折蜿蜒,古朴悠长。眼前的土家族吊脚楼高悬清崖之上,布局精巧,高低错落,淡雅灵秀,却可望而不得近之,令人叹为观止又惋惜连连。配合得更为恰到好处的是芙蓉镇的瀑布,奔涌如潮,声震如雷,似天风飘落,雾锁青山,烟迷古镇,宛如仙境。难怪,芙蓉镇又被成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接下来,导游介绍的诸如,芙蓉镇是宗教圣地,这里的土家族民风淳朴,工艺精湛,甚至邀请大家晚上去跳一曲土家族的茅古斯舞,而驴友们早已经觉得很满足了!“不虚此行!不虚此行!”一位驴友总结道。(13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