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机会,通过新浪博客认识了作家王京,也许是chief
editor,总之,他的作品是我很喜欢的那一种。由于感冒,睡得有点昏沉沉,反正做别的也不能安心去做,还不如好好欣赏一下他的作品,首先来看一下他的这首诗歌:
现实的花朵
●王 京
在水底。一片天空的宁静沉没下去
整个春天停在花朵的中间
接踵的叶子相互拍打着翅膀
把声音传远
整个春天在风中诞生了
连同水中我如花的容颜
草地,田野和幻想
我贴着春天的花香。宛若细羽
在宁静的天空下散步
而乡村依然升起绿色。我希望
春天提升自己的高度并且
换一种玩的方式
但是,春天在树叶上学会了离开
果实在花落之前学会了生长
一位少女头顶花冠,我学会了
怎样描绘这山花烂漫的岁月
(原载《青年作家》1996年第9期)
当然,我的评论只能是从我个人——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去欣赏。
首先,标题“现实的花朵”,让人还未读其诗,就已经进入一种遐想境界,可能我是瞎想也说不准。看一眼这个标题,顿时觉得玫瑰的艳丽,百合的香甜都算不上什么,让我不禁猜想他要赞的是人物?事件?还是普通的小兰花?
“整个春天停在花朵的中间”这一句,我是非常喜欢的,很形象。究竟是花朵是为春而生,还是春是为花朵而存在?其实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感动来源于生活之美,而生活就是现实。“接踵的叶子相互拍打着翅膀,把声音传远 ”传递的真情,同样传递的是最普通最现实之美吧。“整个春天在风中诞生了”让人眼前浮现了一幅巨大的春之图,画中的景色任你描绘,因为自然的美丽从来就不会被约束。“细羽”在天空下散步的画面是何等的美妙与恬静啊!那一种恬静更是在体会生活的过程。正当沉浸在春之美的时候,正当希望春天“提升自己的高度,换一种玩的方式的时候”,春天却“在树叶上学会了离开”,任何美丽当然都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我们除了欣赏不能干涉或是想去改变它们的美丽,因为脱离了现实,一切将不再美丽,而是矫揉造作。春过去,却留下了对果实甜美的憧憬,果实的生长始于春,没有那么多春天的花朵,哪里有秋的金黄喜悦?
诗的结尾,“一位少女头顶花冠,我学会了怎样描绘这山花烂漫的岁月”,诗人配上这样的图片,春之美宛如人之美,春之美也是青春之美,那一去不复返的美妙时光是用任何东西都换不回的,这就是现实,所以,人更重要的不是憧憬未来,而是把握现在。
我不知道自己的欣赏对不对,但是我觉得可以套用一下那句老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王京”。我是很爱诗歌的,也喜欢自己在日记上写生活写自己。对于这首诗,我不敢说自己是百分百的理解,比如这一句“而乡村依然升起绿色”我就不太理解,是说乡村建设还没有像春天一样美丽吗?不过,我怎么理解,也都是个读者的理解而已,或许作者在下笔之时,只是灵感的召唤,并没有去深究其寓意。但凡诗人都是都有信手拈来之美,因为他们的灵感来源与对现实的感动,读者在才不明白意思的时候,能做的只有在心中描绘那幅画面,感受作者下笔时的那一种感动吧。
不管怎么说,我以为我只喜欢徐志摩,但今天我发现,我也很喜欢上了这位现实中的诗人!朋友,如果你也爱诗,不妨也去看一下他的作品,都是很真实的感动,相信一定能触动你心底的那根弦。
亚娜Jana写于2009年11月19日星期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