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万里长城第一台”——榆林镇北台(绝句一首)

标签:
红山宋体榆林镇北台万里长城三北防护林文化 |
分类: 我的诗集 |
感受“万里长城第一台”——榆林镇北台(绝句一首)
http://s8/middle/607bba0bxafe1a465df67&690
雄视四野威光远,
大漠高台镇边关。
历经风沙仍泰然,
看惯人间悲与欢。
http://s5/middle/607bba0bxafe1aa864d64&690
从西安出发,行车约七个小时来到了榆林城,由榆林北行约4到5公里即到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的红山上。建于1607年,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地,也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的建筑物之一,与山海关、嘉峪关并列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素有“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说,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镇北台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一段。明初,延绥德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设市与蒙人贸易。自互市后,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为边城的安全,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控制贸易。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镇北台为正方形塔台式建筑,高30余米,共四层,外砌砖石,内筑夯土,底大顶小,逐层收进,总占地近5000平方米。第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5.5米,外墙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石马道。第二台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台南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北面石刻“镇北台”(已毁),均为万历时延绥巡抚涂宗浚所书。现“镇北台”三字为当代书法家魏传统所题。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台东外砌砖石踏步达四层。第四层高4.4米,周长35.44米,顶层台面积225平方米,四边各进深2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各层四面均围以女儿墙及垛口,台地面铺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建有守台戍卒营房,现仍存部分遗址。
http://s1/middle/607bba0bxafe1af206d10&690
http://s15/middle/607bba0bxafe1b10901ae&690
http://s8/middle/607bba0bxafe1b2baae17&690
http://s11/middle/607bba0bxafe1b4ad83ea&690
http://s6/middle/607bba0bxafe1b97bcb75&690
http://s12/middle/607bba0bxafe1c3a3f93b&690
多谢好友贈诗:
-
绿石松对你的博文《感受“万里长城第一台”——榆林镇北台(绝句一首)》发表评论2011-10-23 20:40:40
[删除]
巍峨挺拔镇北台,
红石峡谷郁葱泰。
逶迤长城相辉映,
奇观壮丽丹青睐。-
-
雾照云山对你的博文《感受“万里长城第一台”——榆林镇北台(绝句一首)》发表评论2011-10-24 15:08:57
[删除]
大漠边塞高台矗,
千古奇观众人目。
阅尽人间沧桑事,
力挽风沙今如故。
-
冰山雪莲对你的博文《感受“万里长城第一台”——榆林镇北台(绝句一首)》发表评论
长城秋色:
万里长城观落日
一枝枫叶望秋思
情融此处人生路
留得难舍几别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