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一次医改了,作为医生说说我的感受
(2009-06-07 22:07:24)
标签:
杂谈 |
终于又一次的医改出来了,在此我想说说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说是感受吧! 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关心着新一轮改革的动向,而在短短的数年中医生几乎成为过街老鼠,我在想如果真的要改革应该也考虑临床医生尴尬的局面吧。
大家都在说看病贵,看病难,我想说此次的医改动向应该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吧,可是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呢,大家会说医生应该负责,应该不把病人当摇钱树,可是又有谁为一线临床医生考虑呢:目前医院的一个住院医生至少管床10张,也就意味着有10个病人,每天查房,改医嘱,写病历,这将花去一个医生一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不包括值班,可是这并不是一个临床医生的一天工作,还有各种诊疗操作,如果管床病人中有危重病人那更不用说了,试想一个一天上两台手术的医生还有多少时间去思考病人,可以说一个医生一天工作时间不少于10小时,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只会少,不会多,并且是脑力跟体力结合,如果再遇到个纠缠不清的病人,可想你一天还能做什么,请注意我这说的是一个一线临床医生;很多病人看门诊喜欢到大医院找专家,我想看过专家门诊的都知道,你花了几十元钱其实你在专家门前的时间却是10来分钟,你认为你有质量吗,可是那位专家又愿意这样呢,关键是病人太多,没办法,你必须在有限时间内看无限的病,所以就有这样的事发生。所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是加大医院的人力投入,只有合理的医患比例才会有大家想要的医疗质量,你知道中国现在的,医生:护士:病人比例是多少吗,我这说的是一方面。
其次,降低医疗费用,这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看病贵真的很贵吗?你知道一个住院医生的价值是多少吗,一天无论你查房多少次,一个病人就2.5RMB,一个一天工作10多小时的医生一个月就1000-2000的政府编制工资,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医生拿医药回扣,可是这回扣怎么产生呢,无非是提高药价,可是医院不能提,只有药商可以提,所以医改应该别错过对各级药商的价格控制,只有把药商的利益降低才会没有回扣拿,并且应该给一个医生他应该有的价值!就我所在的医院政府事业编制145人,可是快10年了我们在编人却只有95人,政府不给人,不给钱,医院要满足医生紧张的情况只有自己招人,可是工资就只有自己出,那怎么会不转嫁给病人,就这样我们的人经常跳曹,并且根本招不到高学历的人(本科都很少),就我们一个县级医院连现在很普及的CT都没有,我们盼了多少年,要买只有自己找钱,现在总算贷款买了,可是还贷的钱也只有转嫁到病人,医院要发展要钱,没钱就不能发展,想想几年前(2007年以前)我们一个县级医院全年总收入500W,能拿出什么钱发展医院,没设备没技术,病人就会流失,医疗事故就无法避免,可是我们没办法,因为没有钱!希望这也是医改能看到的地方!
再有希望政府别把医患本就很紧张的关系转嫁到医生身上,别出些让医生左右为难的政策,就以北京孕妇无家属签字而死于手术台及齐鲁医院孕妇缺少血而死亡这样的事故来说,说实话谁敢说哪个卫生部的补充说明合适自己医院,并且谁敢保证在没有正规检查的血不会出现问题,那位院长敢呢,谁又敢说不让病人转院出事后病人不会怪你呢,出了事依然是医生买单,并且现在很多医院也有明确规定:只要出了医疗赔偿,医生也会承担一定费用,试想一个月就1000多的医生能承受吗?病人欠费就要从医生身上出,谁敢为病人承担,其实医生并不想掌握生命,医生也不是无情,本来就发展不完善的医学怎么能经受的了律师的文字游戏,想想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那位医生敢说“你的病很简单”,在举证倒置的今天面对病患,医生只要想到的检查及可能都要做,因为谁也不想今后被律师说当时你想到了为什么不做,而这些检查只有病人买单,因为医生已经怕了。
并且希望政府看到医学生的尴尬,临床上没有动手的机会,并且病人也不会给医学生机会,而学校能看到,摸到的,学到的太有限,一个二本医学院的医学生能作标准的现场心肺复苏吗,能独立完成胸、腹穿吗,到进入临床后怎么办?
想说的太多,就先说到这吧,只代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有支持的请回个贴吧!也希望能被大家认同!
前一篇:解决看病难必须激活“黑诊所”
后一篇:等待你的黄金时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