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梵高一直有一种好奇与渴望,而《梵高传》为我释疑。《梵高传》的标题是“对生活的渴求。”书中叙述了这位艺术家,这位伟人,对生活与其说是渴求,有时候到不如说成是乞求的好,那种世人的不理解,亲人的侧目,时刻折磨着他的肉体,而这种对肉体的折磨时刻升华着他艺术家的灵魂。
梵高在绘画之前其他事业上的失败,是他走向艺术之路上的荆棘而已。而正是这些苦难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真理,于是表现于绘画跃然于纸上,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洗涤着我们的灵魂。他之所以画中有情,是因为他灵魂深处对生活,对爱的深切呼喊。这种呼喊在他的《星空》中回荡,在他的《向日葵》中游走,在他的《哀伤者》中哀戚。我想,梵高之所以永恒,是因为他的灵魂承受了无人能了解的孤独,他的肉体承受了无人能忍受的折磨,于是他的绘画成就了无人可及的高度。正如书中“玛雅”一节中所说“你不丑,温森特,你是美丽的。你折磨虐待这具包裹着你灵魂的可怜的躯体,可是你无法损伤你的灵魂。当你用充满热情的艰苦劳动摧毁你自己时,这颗灵魂却永远的继续存在下去。”所以,对于艺术家,肉体是灵魂的奴隶。这个奴隶毫无怨言,为了主人的永恒,他愿付出一切。
同时代的画家,谁又不忍受着肉体的折磨呢?劳特累克,又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并且死期将临;乔治.修拉,由于过度劳累而在三十二岁夭折;保尔.高更,一个流落在布列塔尼的乞丐;罗素,他在巴士底附近的破屋里变得衰弱而憔悴;塞尚,埃克斯一座高山顶上的痛苦的隐士。正如有人曾说,艺术家都是疯子。而正是这些疯子们得到了永恒。
梵高之所以一直画,因为他的灵魂中有物,而当灵魂被耗干之时,这可怜的躯体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于是他选择了肉归土,魂归天的结束方式。正如梵高死前的自言自语“这几年,我之所以在痛苦中坚持活下来,那是因为我必须去画,因为我必须把在我内心中燃烧的东西表达出来。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在我心中燃烧了。我只是一个空壳。”于是,几天后,他选择了离去。这也许正是梵高自杀的原因。人活着,得有一个目的,目的没了,与其承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到不如放飞自己的灵魂,让她自由飞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