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碧连天

标签:
北江河畔五岭之阳桃林芬芳报效祖国 |
分类: 水晶心 |
可爱的他们毕业后顺理成章走到一起。在中科院(广州)有关研究所工作,之后到美国创业,日前夫妻俩回深圳探亲。分秒必争和老师同学聚会。




题记:
我们都无愧于美丽的岁月。
写下这个题目,是一种灵动。
林海音版的《送别》歌回荡在耳边。
大约,机缘巧合,我与81届学生弟弟妹妹见面最多了。
“文革”之后,母校在八县三区招收了一百五十名优秀学子(其中农村子弟近半数)三年后,他们几乎悉数考入大学。而那个时候,全国的招生录取率仅为4%——
这个数字,是当年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林伯川刚刚和我长途电话聊天时谈到的。
他考入了清华大学。
十几个人住一间大宿舍,那时伙食又差。若家里有人送来菜和干面等东西,一定是共享的。
“同学间没有功利,只有淳朴的友爱”,林伯川说。
真情一直延续到今天。深圳的这群同学,几乎每周都集聚到姚志勇的私人会所里打球、聊天、聚餐。

对于这段艰苦岁月,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永远难忘!非常感恩。
他们感恩于每一个奋斗的印记:
除了刻苦攻读,常常津津乐道于那些大合唱、诗朗诵表演带来的荡气回肠的激昂;深情回忆上山拔扫把草以及郊游的轻舞飞扬的欢乐;永远铭记祭扫先烈墓园的庄严肃穆并萌发的铿锵有力的誓言......

“我们离开父母亲、离开家乡来到北江河畔、五岭之阳的母校,就立志考上大学,做一番事业”——
早生华发而神采飞扬的肖瑞标文绉绉地说。他供职于华为集团,是一名高管。
温文尔雅的妇产科医生赵美芳很干脆:
“踏入母校,就认定自己一定会奔向美好的远方了”。
林伯川特别记得入学时廖拔成校长告诉他们:
“这三年,一定是你们终生难忘的三年”。
这位德才优异的学生干部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心中有了目标,并且努力地为实现这个目标奋斗的每一步,都是很快乐的。不会怕辛苦,也不觉得辛苦”。

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我觉得,说什么可能都有点多余了。就用我收入第二本小文集的《水晶心》的一段话来结尾吧:
“已逝的岁月,能够如此鲜活地仿佛如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是因为火热的学习生活给了我们智慧、力量和勇气!”
连续三次专程从广州来深圳出席我的小文集签售仪式的刘杏梅学生妹妹是丽明的闺蜜,此次来到深圳后却被校长紧急召回参加开放大学的校庆活动。很遗憾她没在上面的合影里。下次再会! 

今天上午电脑故障。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