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陌上,弦歌成诗

标签:
桃李芬芳 |
分类: 水晶心 |
读大学时,主修数学学科的他,却旁听了计算机的全课程并通过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毕业后立志做了一名计算机教师,是因为迷上了编程序。
似乎没有很明显的“为什么”。
我问:“为何去旁听”?
答曰:“学习的需要”。
这位奇妙的学者,是小我近一轮的校友——原广东北江中学校长、现任韶关市教育局副局长、副书记的黄叶亭先生。
我离开母校时(22年前),就知道广东省中学生的计算机的有关教科书出自他的笔下。
前两天,应深圳校友会学生的邀约,我出席了欢迎来深圳学习考察的叶亭校友的一个小型聚会。才知晓:1998年,36岁的黄校友凭借卓越的教学和竞赛成绩以及惊艳亮相的7本专著,毫无争议地成为广东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此前一年,他获得高级教师的职称。
谈笑中,断断续续地还原了雄鹰展翅的掠影。
读大学时,睿智的多才多艺的叶亭校友婉辞了学生会的职务;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他就向有慧眼的毕国恒校长婉辞了学校部门领导的职务。理由是:需要心无旁骛地投入计算机教学中,笑称:35岁之前不担任行政职务。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这句话,是对我们的优秀校友黄叶亭的最恰当不过的注脚。
这个晚上,我破例延长了聚会的时间:校友们美好的静气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我不舍退席。
我们的小校友,2004届的张嘉恒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博士生导师。可爱的小弟弟异常沉静、不言也不语地微笑着聆听学长学姐的谈话。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曾经,叶亭校友花数百元买了最新等级的专业书籍,让求贤若渴的徒弟们先睹为快。饱览“经书”之后的陈徒弟半开玩笑地向老师挑战,我们的黄校友索性夺过书来苦苦钻研,半年便修成了一本新著。
只言片语里,我读出了丹心一片。

这个晚上,刻骨铭心地记住了一个故事:老校长执着地藏住了一份清华大学的保送生表。陈同学在全国计算机竞赛中获奖,清华大学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结果他一直没有拿到这份表——因为他率性地砸伤同学而受到严厉批评。毕国恒老校长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教育思想。这个事件,让这名智慧超群而盛气凌人的学生受教终生。后来他进入中山大学,没有辜负母校的教诲。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我亲爱的母校,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的掌舵人,依托“全、实、严、勤”的校风和“公、诚、廉、毅”的校训,培育出数不清的栋梁才:有中科院院士,有蜚声中外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还有新近的港珠澳大桥的设计者和劳动者,更有成千上万的拳拳之心的爱国者。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