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相框很伤感。
题记:对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警觉和质疑应该化为求真向上的众志成城。
关于北大校长在庆典上读错字的传闻铺天盖地而来。我想:宽恕吧!敬畏世界。
以上是我早晨在新浪网发的一则微博。
在重大庆典读错字,确实遗憾,尤其是名校名校长。我相信,林校长一定很难过!事实上他也诚恳致歉了。但有人依然不依不饶,甚至咄咄逼人地提出什么“辞职算了”之类的话来。换位思考一下:谁会全才、全知、全无误呢?不过是我们所在的学校不是北大罢了。即使名人,也有错啊!这儿就不例举了。枪打一个还不够吗?
我不认识林校长,北大也不是我的母校,我也不认为读错字不是事。作为老师,我力求不犯错!
因为,学生是以老师为榜样的。
但老师真的就是凡人。我一直认为,崇高的是职业本身,不是我们自己。要配得上“教师”这个称号,就要言传身教。
所以,为了学生,我们就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自己。我为林校长读错字难过并震惊。我的身份让我更容易理解他的歉疚和痛苦。林校长那个“质疑”是否就大家对他
读错字的“关注”而言?总之,师者还是应该沉实、谨慎为要。有人说他的真诚道歉是推诿;我反对。我觉得林校长很中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清楚那个年代的弊病,很多人确实在那时错过了夯实基础知识的金不换的时光。我记得,在实习时,有一个同学就说她差点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意思搞反了!还是文科生呢。错了就是错了。我伤感的不是错了;而是网络上的冷言冷语的戾气。
我不否认我们的奢华或者浮躁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我确实很怀念那个纯真年代的沉实、向善。对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警觉和质疑应该化为求真向上的众志成城。
谁都经历过下雨的时候没有带伞的日子吧?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下午打开微博,又发现我在中国新闻网的一条评论被点赞数字近百了。我是这样说的:
“北大学生为母校校庆献花了。北大就是北大!棒棒哒”。
我写的时候确实想起新近不少人对北大校长的质疑。但无论如何不影响我们对一所代表中国水平的高等学府的仰望。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纯净水
...
5月1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