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2016-11-30 07:52:58)
标签:

广场舞

花园舞

分类: 水晶心
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我特别喜欢广州会展中心的这只小羊,它快乐得像在跳踢踏舞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半个月前我们又邂逅了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搬入园博园附近的这个小区,方觉之前青睐的“空中花园”变味了!这个有着廊庭花树泳池的大露台让跳舞、唱歌练太极者“你方唱罢我登台”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管理处人员一筹莫展,我多次单枪匹马和他们舌枪唇战,精疲力竭。
     朋友们劝我:
 
    “别伤神了!很多小区都有此状况。”
 
     确实,每每因此争吵甚至扭打的场面屡见诸于报端。至于把臭鸡蛋扔到广场舞中的情景更是多了去了!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关键,我们这里还不是“广场”呢!

    促使我坚持不停步的是一个孩子。我家主人房出来的通道的窗口正对着她家的窗户,我常常看见孩子紧闭门窗、挑灯苦读,全然不理会窗外的喧嚣。

     我在小区的“业主代表群”和“5栋业主群”里呼吁“把晚上八九点读书的黄金时段还给孩子”,请那些在露台跳舞者撤离到一路之隔的公园去。但我的观点遭到一些人的强词夺理的反对:

     其一:每个人有自己的自由,我喜欢在这里跳舞,我不走。提出此观点者还振振有词地引用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驳斥我。
   我笑笑说,这不是你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恰当不恰当的事!你引用不当。
 
   其二:居然列举某领袖人物青少年时代在菜市场读书以锻炼意志的例子,宣称——真正想读书,不会为客观情况所影响。
    我驳斥:孩子们眼下需要为大人们的无理喧嚣练内功吗?大多数人要为少数人的躁动付出代价,值得吗?

   其三:更有甚者,提出一个泥头车撞到行路人的视频来说明——如果在露台跳舞者转移至对面公园,会有安全隐患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我啼笑皆非。我说,先不说年龄。就我而言,腿部曾遭重创并且有静脉曲张,十年前,我就常常需要坐着讲课。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像你们那样可以生机勃勃地连续跳舞一小时的!既然可以这样舞动,怎会不能像我一样走到对面马路呢?关键是——
   泥头车出事故和露台跳舞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若要这么强词夺理,那么出门都会有危险了!走路有风险、坐飞机也有风险.......喝水还呛鼻呢!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硬要拉在一起说,除了霸气,就是匪气!
   ......

    种种歪理,不堪一击。
    
    最后,居然还有人施施然提出:读书郎的家长有反对吗?(据说曾有人泼水到露台),人家受害者都不吭声,其他人不要多管闲事——一语道破“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如果每个人都自私地专注自己一点,最终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就是一盘散沙!比如“违建”,利己者就真的“利己”了吗?你破坏了这栋楼,你自己也会遭殃!只是你是自作自受,旁人是因你而遭殃。
    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和言论,我不苟且,是不能苟且;因为——
 
    我爱诗意的远方!  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日本大地震时——行人过马路居然还能遵守红绿灯指示;人们躲避地震而坐过的广场居然没有一个纸片和垃圾!
   ......想一想,我们就知道距离在哪里!
   

 
    其实,大多数人的心中都住着善和美。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一个个小水滴、一朵朵小浪花就汇聚成江海!总有邻居朋友不断给我打气、给我支持、给我关爱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我特别感动的是一个微信名为“李霖妈妈”的母亲,她听说旁人没法拉我进入几百人的邻居群,就说:“我退出这个群,让雪明老师进去;她进去比我有价值。”

    而5C栋603的邻居朋友则带领一群早起的人在花园打“无声太极”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真是棒棒哒!
 
    诗意的远方因我们的不苟且,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苟且,就没有诗意的远方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些偏偏就要在孩子读书的黄金时段到花园舞动的人虽然已经减少,但我对此并不乐观。因为,可以漠视别人感受而我行我素者,还是大有人在的!而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很快会从11人增加到21人,甚至31人。据说,在我和论战者针锋相对后我离开深圳北上参加有关活动时,管理处主任和主管守在露台上监控着舞者的音响声.....
    对此,我想说:
    道理已经明辨,这样会损害别人,如果你好意思就请继续。就如同在酒楼饭肆,你说你是顾客、你是上帝,你偏要无视他人的存在,你尽可抽烟、大声喧哗。如果你心安理得,你就继续!
   

  后记:爸爸突然离世让我感触良多,我在邻居群里由此谈到小区,谈到邻里之间的缘分,谈到美好的愿望。引起一些反响。我遵循父母的教诲,做一个好人——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2月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