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地不能忘记那些比山高比水深的情谊。
题记:
漫漫人生路,唯有这种“没有媚俗的攀援和拉扯,唯有志趣的认同和惦念”的朋友,弥足珍贵。
我在第二本书写过“一见面就能准确读自己的朋友,人生几何?”
其实,这样的朋友,还真不少。
前天,认识十余年却仅见过几面的安莉朋友早早来到我的住所,她把从意大利带回的宝蓝色的石子项链和紫色的丝巾送给我。
一定要我收下;而在十多个小时前,我才从香香朋友那里选购了一个宝蓝色的青金石的四方型吊坠。安莉说,这就叫心气相通。
她参加我的新书签售仪式大约有两次吧。应该是我们认识后她旋即成为我的知音了。她能迅速读懂我经历的事,理解我大大小小的喜和忧,并且常常戏剧化地与我相契相知:快乐着我的快乐,忧伤着我的忧伤。我们俩的聚会大约就两次吧。也就是前天,我才知道她和她的研究经济学的先生,都来自老革命的家庭,她的公公还是一位副省长。因为她谈到新书签售会上我的一群地委大院长大的伙伴,谈到共同的经历。
安莉认同我的新作,她高兴地告诉我签售会那天,坐在她身旁的年轻人对她说他们是我的读者。她说:
“看到那么多人喜欢你、认同你,我特别开心!”
她还说,想起那个寒冷的冬夜我和她的通话。她为我走过许多困难拥抱幸福而骄傲。
宝蓝色的四方形的青金石吊坠。
几乎同时,一个中学同窗仅半年,几十年才一见的,我甚至记不起他的名字的、广州的傅同学,告诉我他成功地在京东买到了我的两本书;他还说上月在深圳书城网购没能如愿。
当年在地委大院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
啊!是的,精神同乡就像同一方向飘过来的落花一样的芳香、一样的静气。

许许多多支持我的学生中,小戈确实不能不提。昨天,他的老母亲走了。而我的新书签售仪式那天,老人正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尽管如此小戈依然和朋友邓轩一起,分别送来自己和妹妹的花篮。三次仪式,他必到。给我强有力的援助。
精神层面的认同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我的第二本书出版时,当时一面之交的占宝校长也竭力地帮助我“卖书”;新书出来,远在南京的还没看到新书的他发来了“一本好书,香远益清”和“期待下一本”的信。
漫漫人生路,唯有这种“没有媚俗的攀援和拉扯,唯有志趣的认同和惦念”的朋友,弥足珍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