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和我的同学.......
题记:写下此文送给年轻的朋友们。
同学的合影,让我想起网友许东林的文《或恐是同乡》。
他乡遇故知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而同学,因为青春记忆和美丽情怀,总是息息相通的。同学就是同乡哦!所以,许君此文我容易共鸣。
是呀,在漫漫人生路,最想遇到的人,其实是同乡、是同学。因为,我们有相同的从前的时光;有相同的熟悉的乡音共同对抗着漂泊和零落。
而精神上的同乡“一定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命底子。像蓝底印花布,那白色的花朵不论是缠枝莲还是篱边菊,都生长在一片幽深的靛蓝底子上。
我教过一年,做过一年班主任的74届的一群学生,创作了“班歌”,已经聚集一块演练过数次!其中的“百炼成钢”是有深意的。年少天真的孩子们在那个不读书的年代里却牢牢记住我说的”恨铁不成钢“这个词。在不久前的大聚会中,可爱的学生们纷纷走上前来告慰我:
”老师,我们成钢了!“
这群孩子有着相同的过去,相同的记忆,相同的梦想。他们当然比一般的同乡要心有灵犀了!无需询问思考和猜测就可互通情感;更无须”破译“所谓密码。
当然,精神上的同乡,可以不是地域的同乡;只是拥有共同的高地,有着神韵上的相似。就像同一方向飘过来的落花,一样的芳香,甚至一样的静气!彼此可以直抵对方的灵魂高地。我珍视这种大格局的情感,没有媚俗的攀援和拉扯,唯有志趣的认同和惦念。
守住初心,难能可贵。而这个世界,尚有许多黑暗和不公,要扭转乾坤,非一日一时;更非一己之力!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们不过是小小的水滴还称不上浪花哦!所以,我们自信但绝不能傲世;我们勇敢但绝不能鲁莽;我们清高但绝不能孤独——因为,一个人改变不了世界。谨记自己不过是江海中的一滴水罢了。
故此,漫漫人生路,不能有非黑即白的思想,要勇敢地走第三条路,要智慧和平和。毕竟,融进这个世界再迂回地改天换地比愤世嫉俗地抛弃它来得更实在些。是吗?
与我的精神同乡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