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仰止。
题记:
这篇小文章是我一气呵成写下的。我想表达的当然不是否定工作做到无可替代的非凡;而是说在现实上没有什么是不可置换的。因此,外延上可以找到替代者。关键是我们需要这种内涵。
《优秀不够,你必须无可替代》文,说的是一个人的求职路。
在习惯性的思维中,“优秀”是满分了,业已接近漂亮。而“无可替代”又展现了新的高度。大千世界,山外有山,其实也并非真的没有什么是无法置换、顶替的呀!所以,我理解“无可替代”在于它的内涵而非外延。
但是我要说,我很欣赏这种一往无前的境界。
工作,“无可替代”,是做别人不愿做的;做别人未能达的。但假如后来者也效法之,不见得是不可以顶替的。又例如,感情生活中,因种种意外和原因,丧失配偶的一方纵然痛楚万分,但终于又续弦的也大有人在;友情更迭的就比比皆是了。
现实中,似乎真的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一个人出类拔萃,不等于就没有人可以与之对决;战争年代,更有“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个人站起来”的态势。这个世界,谁也不是谁的天!即使深爱者逝去。
我理解“无可替代”着眼于它的内涵。
工作,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不可或缺的;爱情,也不是姿色、年龄所能比拟的;友谊,更不是吃吃喝喝地说变就变了!
无论工作、生活抑或情谊,“无可替代”说的是其内涵,至少内涵大于外延。
当然,的的确确有另类,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纯真爱情是奇葩了。
这才是“无可替代”的爱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