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拟出新文集,要根据“书”的理念对原博文按原貌重整。同名博文仍存放原处,以体现历史性。
母校校庆后,我把相关照片上传博客。几乎不假思索就写上“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这个题目。太确切了——张张欢乐的合影如美丽的花儿欣欣然地张开笑脸。
但这种以图释义的表现形式毕竟不能算为文;而放弃“玫瑰情”章节中的这一重大题材,是过不了自己的关的!只好在还原事件的基础上,删去一些图片,以点到即止的叙事方式再现场景:
2009年12月6日,我的母校——广东北江中学为70周年举行隆重校庆。
我和深圳校友数十人专程回粤北见证母校的辉煌。
我们亲眼看到自己捐建的优雅、美丽的校园文化墙。
我欣喜地看到我昔日的许多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
相关影像:
1,
我提出设计一面“深圳校友会”会旗,校庆日我们统一进场。既显示我们的团结向上的良好素质,也是对母校校庆的支持。同学们不但非常赞成,还认为要增加贴在衣服上的标识。结果:由99届的廖一鸣同学负责设计“深圳校友会”符号;83届的徐志峰同学则包揽了会旗的制作任务。
深圳校友集合在我们设计的会旗下
2、
我们商定给母校送一份生日礼物,认捐一个文化设施。但美丽的文化墙的价格超出了我们预定的标准。关键时刻,我的学生(81届)的姚志勇和张文华主动承担了比重大的资金。很不安的我向母校通报了情况,校长非常感动并体谅。让我们随意捐。当我们的捐款数在短短的一周超过十万时,我坚决主张给志勇和文华各退回两万元。这样,他们各自的捐款数实质为3万元。
原先在文化墙的纪念牌上只写“深圳校友会捐建”字样,我从保护学生的可贵的积极性出发,提出以“姚志勇、张文华等深圳校友捐建”的设想。他俩不同意说:“捐钱多或少是不同,但捐款者的心意是一样的。因此,全体校友是平等的!不能突出我们。”最后确定署上全体捐款者的姓名。直到这时,我才舒服些。同学们越不愿声张,我背负的担子越重。
我为我可爱的学生骄傲!
我和81届学生欢聚一堂
3.遗憾与感激
还有很多学生没见到!他们因种种原因没能赶回。如在网上和我交流的景云、韶艳、海晨、月芳、献华、海涛、前慧......很感动的是96届的詹菱菱找了我很久,终把他们班同学送我的精美礼物亲手交给我!
我也在离开故土前专程拜侯了因病没来参加庆典的老领导82岁高龄的黄辉校长。拜侯了退休的曾分管教育工作、对我关怀备至的杨春芳副市长。
这次活动,感人的人和事举不胜举。我们的毕国恒老校长带头捐出一千元,他的儿子毕志炜倾尽心力和杨建霞、莫晓嵘等同学做了大量琐碎的工作。
校庆,永不落幕!我们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在我们捐建的校园文化墙前满溢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